AI导读:

本文分析了2025年2月10日双粕(豆粕与菜粕)市场的表现,包括近月合约涨停、基差偏强等市场特征,以及进口大豆到港偏少等基本面因素。同时,提出了短期回调压力下的操作建议和风险提示。

市场表现概览

在2025年2月10日的交易中,双粕(豆粕与菜粕)近月合约表现出色,纷纷触及涨停板,其中豆粕最高触及2953元,菜粕则达到2600元的高位。尽管午后涨停板有所松动,但截至当日收盘,豆粕主力合约仍强劲报收于3543元/吨,日涨幅高达5.48%;菜粕主力合约亦不甘示弱,以2544元/吨收盘,日涨幅为3.75%。

深度市场分析

1)品种特性差异:作为小品种,菜粕更易受到资金流动的影响,近期其涨跌幅均超过了豆粕。例如,在中加听证会消息发布后,菜粕便领跌于豆粕。然而,从长期趋势来看,豆粕仍是决定价格大方向的关键因素。

2)市场运行特征:近期市场主导逻辑为现货领涨、基差偏强以及近月领涨远月。2月10日,基差突破1000元/吨大关,3-5月价差上涨至最高653元/吨,日涨幅高达38%;而5-9月价差盘中最高上涨至-55,显示出市场结构的复杂性。

3)基本面估值分析:进口大豆到港量偏少、油厂开机率低、南美收割进度缓慢、中美关税预期以及下游低库存补库预期等因素共同推动了现货价格的上涨。然而,随着进口大豆有望在4月中旬大量到港,市场供需格局或将发生变化。据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2025年3-6月船期大豆每个月的到港量均超过1000万吨,2月虽只有830万吨,但发送速度偏慢,进一步加剧了现货和近月豆粕供应偏紧的现实和预期。因此,从估值角度看,现货价格高于近月,近月又高于远月,呈现出back结构。

4)后期市场变数:未来市场可能面临中储拍卖增量、巴西天气好转、大豆大量到港以及油厂积极卖货等多重变数。

5)资金动态:美豆CFTC基金持仓翻多,且已连续两周增持多单;国内连粕市场上,乾坤摩根席位亦翻多,显示出资金对市场的乐观态度。

操作策略与风险提示

操作建议:我们于2月5日发布的最新专题中提示,有多头持仓的投资者可续持,并待回调时补仓。同时,可尝试做多波动率策略。从今日盘面来看,多空争夺激烈,市场情绪开始分化。预计市场短期内将面临回调压力,投资者可采取短空策略或等待回调后做多。

单边策略:短期内以空仓为主,中期则逢低做多。

套利策略:建议采取5-9反套策略。

期权策略:目前建议观望为主。

风险因素:需密切关注产区天气、需求变化、地缘政治以及宏观经济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信期货,本文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