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综述了本周铜、铝、氧化铝、锌、镍、不锈钢和铅等有色金属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变动及后市展望,涵盖了冶炼厂产量、下游需求、库存变化及宏观环境等多个方面。

本周宏观环境保持中性,国内流动性宽裕且有降准预期作为支撑。海外方面,降息预期回调后,市场主线再度转向交易通胀预期。从供应端观察,国内年底冶炼厂冲刺产量,且受统计周期影响,12月单月产量环比增长近10万吨。消费端方面,整体下游消费在抢出口和以旧换新支撑下表现良好,家电排产数据同样提供支撑。然而,精铜杆开工率已回落至70%以下,淡季特征开始显现。库存方面,本周国内社会库存小幅增加,目前库存水平已接近年底库存拐点,整体预期将进入累库阶段。再生铜方面,国内反向开票政策继续实施,年底前再生铜或有集中释放需求,支撑供应。价格展望上,国内基本面平淡,流动性宽松,库存去化速度放缓对铜价不利。后续主要需关注关税影响,在关税摩擦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对铜价观点继续持谨慎态度。

本周铝的供给变化不大,但需留意进口情况,包括铝材出口退税后以及未来海外俄铝制裁缓解后可能带来的物流重塑,以及电解铝可能的生产变动。周度需求环比下滑,但部分板块如汽车及铝合金开工环比好转。海外一季度mjp继续走高,受特定供给因素影响。库存端方面,12月最终去库,需求尚可,而1月开始季节性累库将到来。本周电解铝企业增减产并存,行业运行产能平稳,绝对价格下跌后下游出现小补库现象,但整体处于需求淡季。短期来看,成本下移,若铝锭累库较少,则铝内外反套和月间正套的最佳时机可能出现在明年旺季。

氧化铝

矿石方面,国产矿生产维持现状。随着冬季深入和春节临近,部分矿山将例行休假,可能导致短时间产量减少。然而,矿山和下游工厂会尽量备货,以确保矿石供应基本稳定。进口矿方面,据阿拉丁(ALD)了解,此前受博凯地区堵路影响运输的两家大型矿企已恢复正常运营,博法地区两家因驳船暂停使用而不能发运的矿企也在逐步恢复,其中一家矿企已部分恢复装运。GAC方面仍无新进展。本周国内氧化铝成交量较前期明显增加,但成交价格不断下移,贴水成交范围在50-350元/吨之间,氧化铝报价也随之明显回落,库存开始累积。

【锌】

本周锌价震荡下行,已跌至24500元/吨的区间。供应端方面,国内TC低位反弹,本周再升至1950元/吨,冶炼利润持续改善。11月海外矿进口环比增长,12月海外锭进口也陆续到港。国内冶炼厂12月预计环比增量超过1万吨。需求端方面,镀锌和氧化锌开工率有所回落,等待下游补库完成;海外现货升贴水有所回升,但仍相对偏弱。国内社会库存由去库转为累库,而海外库存则高位下滑。展望后市,国内累库节奏加快+进口窗口打开,现货紧张情绪消散,基本面转弱趋势较为确定,且短期宏观环境亦无较大变化。中短期建议谨慎持有空单,高空不追空;长期则看震荡偏空。

供应端方面,纯镍产量维持在高位。需求端整体偏弱,现货升水保持稳定。库存端方面,海外镍板小幅去库,国内也呈现小幅去库态势。短期宏观层面来看,国内刺激政策落地的影响减弱,基本面维持偏弱态势。预计短期宏观影响减弱后,镍价将呈现偏弱震荡。

不锈钢

供应层面看,1月不锈钢产量季节性小幅下滑。需求层面则以整体刚需为主。成本方面,镍铁、铬铁短期有企稳迹象。库存方面,本周佛两地库存保持稳定,交易所仓单小幅去化。基本面整体维持偏弱态势,国内刺激政策的支撑力度有所转弱。月差方面则建议暂时观望。

本周铅市场维持供需双弱格局,铅价表现弱势。供应侧方面,报废需求同比偏弱,废电瓶原料和铅精矿均偏紧。但由于需求较弱,原料市场仍显宽松。1月需关注冶炼厂放假检修计划和环保检查情况;11月精矿开工和进口均有所降低。需求侧方面,电池出口订单恢复,下游电池厂备货基本完成。有消息称1月下游开工情况不及往年。市场交投冷淡,精废价差触及0点,LME库存存压,沪铅去库有限。公平竞争条例783号令传闻将延期实施,但对再生铅实际影响不大。以旧换新和汽车启停电池季节性促使需求转旺,经销商电池去库加快,但接货和交割都较弱,显示需求不及预期,订单仅维持刚需水平。目前精废价差为0点,系再生铅挺价所致,需求不足导致接货极弱、成交不佳。关注下周技改和检修后复产对供应的增量影响以及价格低位时部分厂的补库情况。预计铅价将呈现震荡小幅反弹态势。

(文章来源:永安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