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周四延续偏弱震荡,但有所企稳。油脂油料整体走弱,棕榈油领跌。工业品分化,氧化铝创逾三个月新低。聚酯板块逆势走强,PX、PTA领涨。棕榈油大跌超3%,氧化铝触及低点后反弹。

新华财经北京1月9日电(吴郑思、张瑶)周四(1月9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延续偏弱震荡格局,但与前两个交易日相比,市场有所企稳。油脂油料板块表现疲软,棕榈油领跌市场,跌幅超过3%,豆油、豆粕、大豆等品种也均出现超过1%的下滑。工业品方面,市场走势分化,氧化铝持续下行,盘中创下逾三个月新低,焦煤、焦炭也再度刷新阶段低点。然而,聚酯板块逆势上扬,成为市场亮点,其中PX和PTA涨幅均超过3%,携手领涨,短纤、瓶片涨幅也均超过2%。

截至收盘,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379.31点,较前一交易日微跌0.02%;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1891.85点,同样微跌0.02%。

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聚酯板块强势崛起,PX、PTA领涨市场

尽管原油价格近期有所回落,但聚酯板块尤其是原料品种在震荡后启动补涨。PX和PTA分别大涨3.68%和3.35%,领涨商品市场。短纤、瓶片也跟随上涨,涨幅均超过2%。PX和PTA的快速拉涨主要受到消息面利多的影响。同时,国内短流程PX装置因效益转弱有检修现象,供应预期收缩,提振了资金对PX的多头热情。然而,机构也指出,PX基本面尚未发生逆转,盘面仍将保持宽幅震荡格局。PTA方面,除了成本驱动外,现货价格偏强也支撑盘面走强。但随着终端需求季节性走弱,PTA预计进入季节性累库,绝对价格或跟随成本端运行。

其他品种方面,集运欧线主力合约也录得超3%的涨幅,装载率相对较好,给予期价底部支撑。但地缘局势不稳定,导致集运指数期价波动较大。

棕榈油大跌超3%,氧化铝触及低点后反弹

利多情绪消退,棕榈油9日大幅下挫,主力合约收跌3.09%,持仓减少超1700手,资金流出超两亿元。分析认为,印尼生物柴油和食用油新规导致市场担忧棕榈油出口增加,给市场带来直接利空。同时,国内棕榈油库存虽低,但现货成交缩量,加之其他油脂走弱,未能提振市场。往后看,东南亚棕榈油仍处于减产季,且机构调查显示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将进一步下滑,有望对价格形成支撑。氧化铝市场也延续回落态势,主力合约一度跌至逾三个月低点,后虽回升但仍收跌1.79%。近期氧化铝供需边际松动,需求端受制于电解铝产能限制,供应端开工率反弹,产能投放预期升温。基本面阶段由紧转松,机构对后期走势普遍看弱。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