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沪锡期货市场自1月以来呈现回暖趋势,锡价回升主要受国内锡锭去库和终端消费回暖等因素影响。同时,国家对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政策也为锡价提供了支撑。然而,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锡市场基本面将呈现供需双弱的格局。

  自今年1月以来,沪锡期货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回暖趋势。截至1月8日收盘,沪锡期货主力合约成功收涨1.44%,报价达到251600元/吨。此番锡价回升,主要得益于国内锡锭库存的持续减少以及终端消费市场的回暖。

  新湖期货有色金属研究员孙匡文指出,锡价在经历了年初的探底后,开始逐步回升。沪锡主力合约从最低点241000元/吨,攀升至近期的250000元/吨以上。这一上涨趋势的主要驱动力是锡库存的持续减少。近期,锡精矿供应收紧,加工费下调,导致冶炼厂开工率下降,锡锭产量也相应减少。尽管消费端季节性趋弱,但春节前备库需求的增加,使得显性库存持续减少,为锡价提供了向上弹性。

  国投期货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肖静认为,国内锡锭社会库存的下降是导致锡价重回250000元/吨大关并尝试向上突破的关键因素。自2024年11月中旬以来,SMM锡社会库存一直延续去化趋势,现已降至7112吨,低于去年同期的8500吨。同时,国内现货对期货交割月多延续实时升水报价,显示出锡下游消费需求稳健,且春节前备货动作明显。

  此外,中辉期货有色研发总监侯亚辉提到,1月初国家公布的2025年对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的“国补”政策,也为锡价反弹提供了较强支撑。作为锡终端消费的3C电子产品领域,将迎来政策利好,有望带动锡需求的增长。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2025年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其中,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并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这一政策细则已于近日公布,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15%的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这一政策叠加之前的“以旧换新”政策,预计今年锡终端消费将保持较高增长。

  然而,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锡市场基本面将呈现供需双弱的格局。孙匡文认为,终端市场订单的季节性下降将导致锡焊料等加工企业开工率下降,同时消费也有进一步走弱的趋势。而供给端也因锡矿供应减少而表现走弱,国内冶炼厂开工率下滑,锡锭产量减少。

  肖静预计,短期国内锡锭去库将在未来两周内进入尾声。她建议投资者在春节前耐心观望,重点关注上方反弹强度,并加大对社会库存和原料端情况的跟踪。同时,她也指出,虽然当前锡市表现较强,但未来基本面依旧存在“弱预期”,整体预计2025年锡市供大于求。

  从供应端来看,上游精矿供应出现小高峰,供应偏紧形势有所缓解。预计2025年全球锡矿将迎来增产小高峰,矿端供应至少增加2万吨,增速在5%以上。这使得矿冶博弈形势出现转变,预计全球精锡产出量将增加4%。然而,侯亚辉认为,2025年锡市或维持供需紧平衡格局。精炼锡供应依然受到进口量制约,国内整体供应增量不大;而下游半导体消费领域仍处于扩张周期,光伏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用锡需求也保持快速增长。

  整体而言,虽然锡市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全球贸易关税政策对出口的扰动等,但孙匡文预计2025年锡供应将先紧后松。宏观面扰动或使得锡价阶段性剧烈波动,投资者需持续关注缅甸矿端复产情况。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