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综述了生猪、油料、棉花、红枣等多个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最新动态,包括期货价格、现货报价、市场分析、后市展望及南华期货观点等。

生猪市场:震荡中前行

期货动态】生猪期货01合约收于15690,较前日上涨1.26%,市场波动中展现韧性。

【现货报价】全国生猪均价昨日为16.57元/斤,较前日下跌0.15元/公斤。河南、湖南、辽宁、四川、广东五省均价分别为16.83、16.60、16.55、17.00、18.30元/斤,其中广东保持不变,其余省份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现货分析】供应端方面,标肥价差倒挂,能繁母猪、仔猪及饲料供应情况预示远月供应压力逐步增大;需求端则期待需求旺季对大猪需求的提振。现货市场供应压力逐月增加,能繁母猪的去化已不再是四季度猪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市场关注点转向二次育肥的时机。

【南华观点】盘面下跌预期已被市场提前消化,短期盘面处于深贴水状态,具备反弹基础。然而,现货端疲软,集团加速出栏与养殖户大猪出栏共同压制现货价格,盘面难以大幅反弹。短期内,北方气温转冷与前期大猪加速出栏后的消费刺激或带来上涨动力,但持续性需关注二次育肥是否入场。若本周无明显迹象,考虑短期策略多单适时平仓。长期来看,11月的供应量是拐点,二次育肥越晚进入,所需规模越大,从栏舍率来看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生猪与鸡蛋策略报告》中提到的长期空单策略维持至合约结束。

油料市场:底部修复进行时

【盘面回顾】受美豆油回落影响,美豆涨幅受限。内盘豆粕因贸易战预期较外盘表现偏强,远月或将更为明显。

【供需分析】进口大豆方面,近月巴西贴水上行,远月保持坚挺;美豆近月贴水因密西西比河水位修复而回落。国内近月压榨利润与需求转好,买船速度小幅加快。到港方面,11、12月到港量分别为800、900万吨,两月合计同比去年减少约100万吨,但延迟到港可能影响后续清关节奏。明年1月到港预估约650万吨,后续需关注中美贸易政策变化。国内粕类方面,华北地区油厂陆续开机,预计月中后现货压力将重新显现。短期内,盘面因炒作预期较现货偏强。本周油厂与港口大豆库存小幅增加,豆粕库存继续回落,但绝对量偏高仍压制基差反弹幅度。需求端,现货挺价与盘面强势促使部分下游出现补库迹象,但总体成交保持谨慎。生猪存栏与养殖利润为豆粕消费提供支撑,需关注年前育肥节奏。菜粕方面,全国库存累库延续,需求端处于水产淡季,备货意愿较差,近月供应充足。油厂对明年菜籽船期采买保持谨慎态度,关注反倾销调查结果。

【后市展望】国际端,美国大选结果落定,预计近月美豆采购需求将加速。同时,USDA平衡表调整使美豆新作供需格局边际好转,短期内将抬升美豆底部估值。但南美播种顺利,可能限制美豆反弹空间。国内豆粕受贸易战预期影响,预计走势将较美豆偏强。国内菜粕继续跟随豆粕走势,等待月中下旬加菜籽反倾销调查情况。

【南华观点】短期存在估值修复机会,偏强看待。

(以下内容省略,以保持字数相近)...

红枣市场:收购僵持不下

【产区动态】新疆新季红枣同比恢复性增产,但受降雨影响,部分枣园出现裂果且含水量偏高。近期下树进度加快,枣农挺价情绪强烈,收购博弈陷入僵持。

【销区动态】河北崔尔庄、广州如意坊等市场到货量稳定,下游客商补库积极性一般,维持按需采购策略。

【库存动态】截至11月7日,36家样本点物理库存为5120吨,周环比增加1045吨,同比减少47.86%。

【南华观点】新年度红枣增产预期基本明确,但商品率存在不确定性。枣农与收购商之间的博弈持续,收购期延长。红枣价格或以稳为主,需密切关注新枣成交情况。

(文章来源:南华期货,内容有所省略以保持字数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