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汽柴油市场受原油成本下跌和需求萎缩双重利空影响,市场整体承压运行。往后看,供需双弱格局下,市场恐仍有震荡下行风险。本轮成品油零售价格或创年内最大跌幅,对批发市场带来利空影响。供大于求局面或仍难修复。

近期,汽柴油市场空头因素占据主导,受原油成本下跌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利空影响,国内集采及外采大单成交价格下跌,市场整体承压运行。往后看,尽管油品市场消息面及成本端利空集中兑现,但在供需双弱的格局下,汽柴油市场或继续面临震荡下行风险。

市场看空气氛浓厚。卓创资讯数据显示,4月第三批东北中石化集采价格下行,柴油0#集采成交价为6480元/吨,较上期下跌280元/吨;汽油无集采成交,中石化采购意愿较低。长三角外采成交价格也大幅下跌,创下年内最大跌幅。

随着集采和外采价格走低,市场担忧情绪加剧,利空消息导致市场减持仓位,新单入市采购受限。在大单价格下行指引下,市场散户小单价格也呈现下行趋势。

本轮成品油零售价格或创年内最大跌幅,消息面利空。按当前原油价格测算,4月17日成品油零售价格下调窗口将开启,跌幅有望超过500元/吨。若此趋势持续,4月30日新一轮调价窗口仍将呈现负值,零售价格连续下调将对批发市场带来利空影响。

成品油零售价格下调后,对零售端而言,将带来年内最大降幅,公众自驾出行成本降低,或刺激短途自驾出行增多,支撑汽油消费端边际好转。然而,零售价格持续下调且降幅创新高,也将对汽柴油批发市场构成压力,继续冲击批发价格。

供大于求局面或仍难修复。4月份,部分主营炼厂停工检修,成品油供应稳中下降,但山东独立炼厂计划开工,且炼油利润好转,有望提振部分炼厂提高加工负荷,成品油供应有望小幅增加。综合来看,国内成品油供应端平稳,资源供应充足,销售单位出货节奏放缓,库存压力较大。

后市来看,由于贸易争端导致全球石油需求放缓担忧持续存在,原油下行风险犹存且缺乏支撑。销售单位和炼厂仍有降价空间,因此终端用户按需补货,中间贸易环节投机性订购操作谨慎,市场采购策略保守。

(作者:许磊,卓创资讯分析师)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