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市场价格波动及后市展望
AI导读:
11月上半月钢材价格震荡下行,后受房地产税收政策影响止跌企稳。供需层面变化不大,螺纹钢与热轧卷板需求分化。市场对增量政策发力有期待,但钢材价格仍偏高,原料端供给压力上升。预计螺纹钢价格短期运行区间在3100~3400元/吨。
11月上半月,钢材市场价格经历了震荡下行的趋势。截至11月15日,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较月初下跌了195元/吨,热轧卷板价格则下跌了167元/吨。然而,随着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的税收政策出台,一线城市取消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标准,宏观政策加码的预期逐渐升温,钢材价格得以止跌企稳。
从钢材市场的供需层面分析,本月市场变化相对平稳,但仍呈现出供需双弱的态势。据中辉期货黑色负责人陈为昌介绍,上周五大材产量维持在865万吨,与10月周度均值相当,同比下降3.6%;表观需求为880万吨,同样与10月周度均值持平,但同比下降6.4%;库存则继续下降,至1189万吨,较月初减少36万吨。
期货日报记者观察到,月内螺纹钢的生产利润整体下滑,华东地区从月初的220元/吨降至目前的130元/吨,华北地区则从260元/吨降至略微亏损的状态。相比之下,热轧卷板维持了相对较好的利润空间,华东地区保持在200元/吨左右,华北地区则在80~100元/吨。此外,电炉利润自10月中旬以来持续回落,目前仅谷电还保持50~80元/吨的利润,平电已进入亏损区间。由于利润下降,螺纹钢周度产量从10月底的251万吨减少至上周的234万吨,而热轧卷板周度产量则有所上升,上周达到312万吨,较10月底增加9万吨。
东海期货黑色金属首席研究员刘慧峰指出,供给端主要取决于政策和钢厂利润。由于1—10月粗钢产量累计同比下降2631万吨,因此11—12月政策限产压力并不大。钢铁企业利润在10月下旬见顶回落,但整体利润水平仍然可观,全国247家钢铁企业中,盈利企业占比超过50%。尽管铁水产量已经见顶,但短期内难以快速回落,预计日均产量将在232万~235万吨之间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螺纹钢与热轧卷板的需求分化仍在持续。1—10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2.6%,降幅较9月扩大0.4个百分点;土地购置费同比下降7.4%,降幅也较9月扩大0.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螺纹钢后期需求仍不乐观。然而,汽车产销却持续好转。根据乘联会的数据,10月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26.1万辆,同比增长11.3%;1—10月累计销量为1783.5万辆,同比增长3.2%。另外,热轧卷板内外价差较大,出口量高企的状态将持续。
陈为昌表示,从政策落地情况来看,对黑色系尤其是建筑钢材的拉动作用有限,市场对此已有充分认识,宏观情绪在黑色系品种上有所弱化,交易逻辑逐步转向产业格局。建筑钢材进入消费淡季,同时也进入冬储阶段,但当前钢材价格对贸易商而言仍然偏高,他们需要更低的价格才能提高冬储积极性。在原料端,铁矿石库存在1.52亿吨以上的高位运行,后期铁水产量下降后,库存可能会继续增加。焦煤产量也持续回升,加之进口增速明显,港口及矿山库存高企,供给压力将进一步上升,可能引发产业链的负反馈。
展望未来,刘慧峰认为,12月重要会议即将召开,市场对增量政策发力的预期较强。此外,当前原料冬储已经开始,上周全国247家钢铁企业铁矿石库存环比增加119.3万吨,钢铁企业、焦化企业双焦库存也不同程度回升,钢材市场成本支撑依然存在。在12月中旬之前,钢材市场不具备发生负反馈的条件,至于价格能否反弹,则取决于政策的持续性以及冬储的力度。12月重要会议结束后,市场焦点将再次转向关税风险以及现实需求,届时钢材价格可能出现回调。
陈为昌表示,市场对明年需求的边际改善抱有一定期待,认为黑色系有望在低位获得支撑,预计螺纹钢价格短期运行区间在3100~3400元/吨。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