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芝商所将于2025年3月14日正式下架四个贵金属合约,包括一公斤黄金期货等,这些合约均与LBMA现货定盘价挂钩。此举是为了降低风险,集中资源提升主力合约竞争力。全球贵金属定价体系包括LBMA现货定盘价和COMEX期货价格,新兴挑战者如加密货币为贵金属定价带来了新的变数。

期货日报网讯(记者赵彬)全球贵金属市场的定价体系究竟如何?衍生工具合约的特点又有哪些新变化?近期,芝商所的一则重要决定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悉,芝商所将于2025年3月14日正式下架四个贵金属合约,包括一公斤黄金期货、伦敦现货黄金期货、伦敦现货白银期货以及已清算的场外伦敦黄金远期合约,这些合约均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的现货定盘价挂钩。

芝商所表示,此次下架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合约交易量持续低迷,持仓量为零,市场参与度严重不足。尽管这些合约曾在特定时期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投资者需求转移,其交易活跃度和市场影响力大幅下降。

同时,芝商所强调,此举是为了降低风险,集中资源提升主力合约竞争力,确保交易所的长期稳健发展。

那么,全球贵金属市场的定价体系究竟是怎样的呢?当前,全球贵金属定价基准主要包括LBMA现货定盘价和COMEX期货价格。亚太地区,上海黄金价格为市场所熟知,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现货价格。而本次下架的合约均为挂钩LBMA的期货合约。

现代贵金属定价体系展现出显著的多元分层特征。在现货与期货市场的联动中,COMEX黄金期货与LBMA现货价通过套利机制紧密相连,共同塑造了全球贵金属的价格基准。同时,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的“上海金”定盘价以及上期所的贵金属期货价格,不仅彰显了亚洲市场对定价权的争夺,也丰富了全球贵金属定价体系的层次。

此外,新兴挑战者的出现也为贵金属定价带来了新的变数。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等被部分投资者视为“数字黄金”,虽然尚未直接冲击传统定价体系,但确实分流了部分避险资金。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也在积极探索链上贵金属定价的可能性,为贵金属定价体系的未来增添了更多变数。

芝商所对贵金属合约的调整,是顺应贵金属定价机制变化的有益尝试。这一调整将如何影响市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