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大商所日前在大连召开能化品种交割业务工作会议,以增强能化品种运行质效,实现市场规模与功能的双突破。2024年大商所6个能化品种日均成交持仓量大幅增长,产业客户参与度提升。会议围绕交割安全、市场质效提升等议题展开讨论,提出丰富品种供给、完善合约规则等未来工作重点。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马爽)大连商品交易所日前在大连组织召开能化品种交割业务工作会议,会议主题为“保障交割安全、提升市场质效、推动能化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吸引了全国135家能化品种指定交割库和品牌企业的业务负责人参加,会议形式包括现场和视频。

  据悉,2024年大商所与指定交割库等市场各方共同努力,能化品种运行质效显著增强。市场规模与功能实现双突破,产业客户参与度再提升。据统计,大商所6个能化品种日均成交270万手、日均持仓306万手,持仓规模近三年增长60%,增速达市场平均水平的两倍。其中,产业客户日均持仓占比平均值达38%,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期现货价格相关性保持在0.9以上,套保效率超过92%。苯乙烯LPG品种活跃度持续增强,全年共完成货物交割219.6万吨,同比增长30.3%。目前,国内90%以上的PVC乙二醇、苯乙烯现货贸易直接参考大商所期货定价,中石油、中石化、中泰化学、盛虹炼化、国能集团等企业深度参与期货交割或套期保值。

  在过去一年中,大商所积极响应能化产业特征和现货市场变化,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采取一品一策、多措并举的方式优化交割业务,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筑牢根基。

  一是强化监管,防范交割风险。通过优化交割库管理规则、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业务操作规范,以及交割库资质年审、现场检查和品牌企业经营情况审核等措施,实现了交割业务零差错、货物安全无虞、交收过程平稳顺畅,有效维护了市场稳定。

  二是优化交割库布局,完善交割方式。将山东、天津纳入PVC期货交割区域,满足华北和西部PVC企业需求。交割库数量和库容持续增加,截至2024年底,6个能化品种共有交割库132家,存货地点282家,协议库容和标准最大仓单量合计达601.865万吨,为承载企业交割需求提供坚实保障。全面推行集团化交割,引入大型仓储集团作为集团交割库,加大厂库增设力度,为产业企业参与期货交割提供便捷渠道。

  三是降低交割成本,提高交割效率。修改风险抵押金收取规定,为65家交割库清退风险抵押金超3100万元,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优化交割库资格变更条件和流程,减轻业务办理负担。在PP、PE、PVC品种上新增交割品牌和生产企业,丰富交割选项。

  会上,代表们就品种创新与优化、交割区域调整、地区升贴水设置、境外交收、协议交收、数字化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大商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能化品种板块,丰富品种供给,推动纯苯期货与期权上市,加强储备品种研发。完善合约规则,扩大PP、PE交割区域,优化地区升贴水和品牌溢价。加大创新和开放力度,探索境外交收模式,推进LPG品种国际化和塑料定价中心建设。

  在交割工作方面,该负责人强调交割库管理需以安全为首要任务,确保市场稳定运行。与会代表表示将继续严守风险防范底线,提升经营管理和科技运用水平,维护期货市场平稳运行。

  会议期间,中国物流集团和中国外运的代表分别分享了仓库与仓单立法探究、交割库数字化升级与未来发展趋势。大商所还介绍了数字仓单二期系统和货物监控系统。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