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分析了2025年油脂市场供需情况,包括棕榈油、大豆、菜籽等主要品种的产量、需求、库存等,并预测了价格走势。重点关注了印尼B40政策、南美天气、特朗普政策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2025年,全球植物油市场供需收紧,油脂价格预计将呈现高位震荡态势。南美天气变化、美国关税政策及印尼B40生柴政策等因素均可能对油脂市场供需造成扰动。一季度,棕榈油供需紧张及南美天气等因素或导致国内油脂价格阶段性上涨,随后随着棕榈油增产及南美新作大豆上市,价格或转弱。

棕榈油方面,2024/2025年度全球产量预计环比增加4.42%。马来西亚受厄尔尼诺影响较小,劳工入境恢复正常,产量预计强劲。印尼则因干旱影响,2024年产量同比下滑,但2024年降雨量回归正常,市场对2025年产量恢复有信心。需求端,全球棕榈油总需求预计同比增加4.18%,但生柴及出口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印尼B40政策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市场担心非PSO部分的销售情况。中国及印度食用油消费增速受人口因素影响,且国际棕榈油价格高位,性价比偏差,进口需求可能受到冲击。产地棕榈油库存方面,马来西亚及印尼库存均不宽裕,预计产地供需紧张格局将持续到2025年一季度。

中国方面,2024年棕榈油价格高位,抑制进口与消费,整体处于供需双弱格局。2025年一季度,国内棕榈油供需紧平衡,之后随着产地增产才有所缓解。节奏上,一季度棕榈油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动力,二季度产地开始增产后,预计价格将加速下行。

大豆方面,2024/202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同比增加8.21%,但南美产量仍存在变数。美豆丰产格局已定,南美大豆产量预计乐观,但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南美产区面临干旱威胁,需警惕南美产量下调的可能。需求端,全球大豆总需求预计同比增加4.06%,但特朗普上任后美豆的出口和生物柴油政策都可能生变,令实际增幅存在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摩擦也可能扰动大豆进口。

中国方面,2024年大豆进口量维持历史高位,需求端因棕榈油消费被压缩,豆油消费量同比强势增长。库存上,2025年一季度国内大豆到港量持续下滑,有望令豆系库存加速去化。之后随着巴西豆大量上市,库存再开始回升。节奏上,一季度国内豆油加速去库叠加南美天气变化以及特朗普政策,或带来豆油阶段性上涨机会。

菜籽方面,2024/2025年度全球菜籽产量同比下滑4.12%。欧洲减产情况最为严重,成为全球菜系供需最为紧张的地区。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都出现了减产。需求端,主要关注美国生柴政策对加拿大菜籽压榨需求的冲击,以及中国对加拿大菜籽反倾销调查事件对全球菜系贸易的影响。若反倾销税落地,中国进口加拿大菜籽面临困难,国内进口菜籽供应明显收紧。中国可能加大对俄罗斯、加拿大等国菜油的进口量,或重启澳大利亚菜籽进口。

中国方面,2024年菜籽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但供应增幅大于需求增幅,国内菜系累库严重。若反倾销税最终落地,后续菜油有望加速去库。节奏上,一季度菜系去库存加速,加上反倾销事件可能出结果,菜油易阶段性反弹。但二季度大豆大量进口叠加棕榈油增产,油脂整体供需改善,菜油也将跟随下跌。

(作者单位:长江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