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猪价呈倒“V”形走势,2025年年初有所反弹。饲料企业转型布局仔猪育肥模式,供应压力持续存在。关注批次育肥与冻品入库等利多因素对猪价的影响,预计2025年上半年生猪现货价格弱于去年同期。

2024年,猪价经历了先上涨后下跌的倒“V”形走势。在2024年年底至2025年年初期间,尽管市场普遍预期悲观,但猪价却有所反弹。截至2025年1月6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达到了16.36元/千克,相比2024年12月20日的15.24元/千克,上涨了1.12元/千克,累计涨幅为7.35%。

饲料企业转型:仔猪育肥成新赛道

随着饲料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饲料企业的外销量大幅下滑,迫使企业纷纷寻求转型。2024年,部分饲料企业已经开始探索仔猪育肥的专业放养模式。2025年,更多饲料企业计划将生猪放养或合作养殖纳入重点战略,以稳定或扩大现有规模。然而,当前多数涉足生猪放养模式的企业尚不具备自繁自养或仔猪育肥能力,主要通过放养模式来拓展饲料产量。仔猪市场方面,今年春节前仔猪价格相对强势,这主要归因于2024年能繁母猪增量小、市场预期年后仔猪价格上涨以及生猪养殖阶段的细分化。饲料企业的转型或将成为2025年仔猪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

供应压力持续:2025年上半年仍面临挑战

数据显示,产能去化基本在2024年2—4月结束。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73万头,环比增长0.3%,同比下滑3.2%,仍处于产能波动的绿色区域。同时,多家咨询机构的数据也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24年初开始环比转正,并持续增长。在不考虑其他潜在因素的情况下,根据现有数据推测,2025年1—5月的生猪供应压力依旧较大,且高于前三年同期水平。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生猪养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将对生猪供应产生重要影响。

利多因素:关注批次育肥与冻品入库

在利多因素方面,应重点关注批次育肥,尤其是二次育肥。受多种因素影响,养殖市场除了传统的自繁自养及仔猪育肥模式外,短期投机者增加,育肥模式也变得更专业化、精细化。其中,二次育肥机动灵活,依旧是2025年批次育肥的重点。若二次育肥形成一致性预期,叠加其他养殖主体的压栏行为,短期内将对市场供应产生显著影响。此外,还应关注冻品入库情况。当前冻品库存率处于相对高位,但冻品库存周期为6至12个月。从往年经验看,上半年是冻品入库时段,而生猪价格是影响屠企入库行为的核心因素。因此,建议关注2025年上半年屠企的潜在入库动作。

行情展望:猪价中长期承压

综上分析,虽然猪价在短期内有所反弹,但中长期来看,生猪供应压力依旧较大。预计2025年上半年生猪现货价格走势将整体弱于2024年同期。此外,春节后受需求淡季和供应压力双重影响,猪价短期跌破13元/千克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因此,建议投资者关注冻品入库、批次育肥等利多因素对猪价的支撑作用。在策略方面,可关注反套机会;同时,由于盘面暂无合适套保利润,建议耐心等待反弹后卖出套保。

(作者单位:徽商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