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1月,期货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净利润同比增长30%,股指期货交易活跃,持仓快速增长,推动期货市场资金总量创下年内新高,达到1.7万亿元。

11月,期货公司的经营表现再度传来利好消息。

12月24日,中国期货业协会揭晓了2024年11月期货公司的整体运营概况。数据显示,期货市场维持了高活跃度,期货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具体而言,该月净利润达到8.92亿元,同比飙升30%。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伴随股市的回暖趋势,股指期货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持仓量迅速增长,从而推动了期货市场的资金总量攀升至年内新高,具体数额高达1.7万亿元。

期货公司在11月份实现了净利润30%的大幅增长。

自下半年以来,期货公司的运营状况快速好转,特别是在9月份之后,股票与期货市场均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行情,期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显著增强。

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最新发布,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国范围内共有151家期货公司,它们分布在29个不同的地区。在2024年11月,期货市场的交易额达到了6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8%,交易量则高达7.16亿手。与此同时,营业收入为37.28亿元,同比增长10.68%;净利润为8.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

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期货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64.91亿元,同比增长3.56%;净利润为87.67亿元,几乎追平去年同期的87.9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期货公司的净利润曾一度同比下滑23%,仅为38.4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9.84亿元相比,减少了11.4亿元。然而,在下半年的五个月里,期货公司成功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反弹,这充分展示了其经营的回暖态势。

深圳某期货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期货公司经营业绩的大幅回暖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扶持、市场波动率的提升以及资金规模的显著扩大,特别是9月份股指期货的爆发,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期货市场的资金总量创下了年内新高。

自9月下旬以来,国务院相关部门围绕稳增长、稳预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持续发酵,我国经济发展展现出了强劲的韧性,市场预期也显著改善。在此背景下,股指期货的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持仓量快速增长。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股指期货持仓占用的资金较9月23日增加了近700亿元,这极大地推动了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的增长,使其创下了年内新高,并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目前,期货市场的资金总量稳定在1.7万亿元左右,较2023年底增长了13%。

从结构上看,截至11月底,法人客户的持仓占比达到了64.93%,特殊法人的日均权益占比则达到了50%。这表明,产业和机构客户已成为决定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9月30日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稳慎发展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并支持各类中长期资金参与金融期货和衍生品套期保值交易。股指期货的强劲表现正是这一政策落地后市场信心恢复的直接体现。

业内人士指出,11月的数据表明,期货市场在风险管理和投融资功能方面持续优化。股指期货交易的活跃进一步凸显了期货市场在服务中长期资金套期保值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更多金融产品的推出,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在政策引导和经济复苏预期改善的背景下,中长期资金正逐步涌入市场,推动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稳定增长。随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深入实施,期货行业在监管、防范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将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