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品种、产业链、生产工艺及成本分析
AI导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晶硅的品种分类、产业链构成、主要生产工艺及其对比,以及生产成本分析,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多晶硅行业的知识。
(一)品种简介
多晶硅,一种银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的晶体,是通过一系列物理或化学方法,从纯度约99%的工业硅中提纯得到的,其纯度可达99.9999%以上。多晶硅按纯度可分为冶金级、太阳能级和电子级,分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及高端电子产品制造。
图表 1:多晶硅外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二)产业链介绍
多晶硅产业链以工业硅为起点,通过提纯加工成多晶硅,最终应用于光伏与半导体两大领域。光伏产业链涵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及应用系统,而半导体产业链则包括硅料、硅片、集成电路及终端应用。
图表2:多晶硅产业链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三)生产工艺介绍
多晶硅生产工艺主要分为西门子法、流化床法和物理冶金法。西门子法,尤其是改良西门子法,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实现了闭环生产。流化床法通过连续生产提高了效率,协鑫集团等企业在此领域取得突破。物理冶金法则因杂质去除不彻底,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图表3:西门子法工艺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4:流化床法工艺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四)生产工艺对比
当前,西门子法仍占据多晶硅生产的主导地位,以其成熟稳定著称。流化床法则在降本增效方面展现出优势,但受限于产品纯度和安全性问题。物理冶金法因杂质去除不彻底,已逐渐被市场淘汰。
图表 5:改良西门子法与流化床法对比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五)生产成本分析
以改良西门子法为例,多晶硅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料、电力、蒸汽、折旧、人工及管理费用。其中,原料、电力和折旧成本占比高达70%。原料成本受工业硅粉价格波动影响大,电费成本相对稳定,折旧成本则与投资额和折旧期限相关。
图表 6:国内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参考模型(2023年2月)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广州期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