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油脂及农产品期货市场近期动态分析
AI导读:
本文综述了近期油料油脂及农产品期货市场动态,包括豆粕、油脂、国产大豆、玉米淀粉、棉花和红枣等市场的交易情况、供需分析以及后市展望。
油料市场近期交易驱动平淡,美豆12月报告整体呈现中性偏空态势,市场缺乏明确的交易逻辑,巴西贴水的下跌进一步加剧了国内豆粕的弱势运行态势。
【盘面回顾与分析】美豆报告后,市场反应平淡,巴西贴水下跌成为国内豆粕市场的主要压力。进口大豆方面,榨利维持弱势,近月买船偏慢,远月则以询价巴西成交为主。11月进口大豆到港量公布为715.4万吨,12月预估950万吨,明年1月预估800万吨左右。近月大豆到港情况反复,部分地区停机断豆现象逐渐显现。
国内粕类市场方面,华东与华南地区库存下行支撑豆粕基差走强,北方地区油厂大豆供应衔接后开机维持豆粕库存,现货基差同样保持挺价。全国实际开机率较前期预估偏低,油厂与港口大豆原料库存小幅累库,豆粕库存保持去库,但下游饲料厂物理库存并未实现转移,油厂供应端主动去库难以实现正循环。养殖端年前二育入场较少,标猪提前出栏,后续豆粕需求偏弱。菜粕方面,下游虽存在替代备货需求,但全国库存高位,基本面偏弱。
【后市展望】外盘受制于美豆高库销比,难有更多反弹空间。国内05豆粕需时间释放巴西丰产压力,远月09豆粕重心在于美豆新作种植,或较05偏强。菜粕空头持仓集中,短期内可能回补反弹,但中长期仍偏弱。
油脂市场方面,随着交割月限仓临近,移仓换月影响下,近月棕榈油合约价格逐渐向国内现货情绪靠拢。印尼生物柴油掺混时间调整预期打击价格,大豆进港限制影响持续发酵,豆油在压榨下降供给减少情况下获得支撑。菜油受菜籽进口政策不确定及加拿大下调产量影响,价格维持区间波动。
【供需分析】棕榈油供给端因国内进口利润倒挂,到港以刚需买船及前期买船执行为主,新增买船主要在明年二季度后,近端供给紧张延续。消费端受价差影响,以刚需为主。豆油供给端因大豆到港节奏延缓及买船下滑,短期库存压力减小,压榨降低,供给被动减少。消费端随春节备货需求提升,豆油消费有边际增长空间。菜油供给端虽加菜籽进口存在变数,但未限制进口,供给影响逐渐减弱。消费端因豆油性价比高,菜油短期除季节性增长外,不考虑油脂间市场争夺带来的增量。
【后市展望】国内豆棕价差在消费端对油脂需求态度预期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有小幅修复空间。棕榈油1-5月间价差同样有向现货端回归的预期。
国产大豆方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小幅上涨,大连豆一低位震荡。东北大豆现货价格稳定,购销放缓,南方大豆市场价格暂稳,大豆成交平稳。主力合约继续破位下行,已进入低估值区间,反弹疲软。
玉米&淀粉市场方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下跌,大连玉米淀粉低位反弹。东北港口价格上行,集港量减少及盘面上行提振港口价格。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整体稳定,个别深加工企业价格调整。淀粉方面,华北地区下游维持观望,新签订单有限,企业报价暂稳。华南地区跟随产区波动,下游刚需拿货。
棉花市场方面,洲际交易所期棉小幅收跌,美元走强且美棉周度出口量环比减少。巴基斯坦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增加,但棉布出口减少。新疆地区皮棉加工总量同比增幅显著,新棉仓单注册速度加快。下游尚未见明显补库迹象,纱厂逢低采购,关注春节前季节性补库行情。棉价上方存在套保压力,下方有新棉成本支撑,波动空间有限。
红枣市场方面,新疆新季红枣同比恢复性增产,主流成交价格持稳。销区到货增加,下游客商按需采购,好货价格坚挺,一般货成交价格下调。新枣上市加快,库存增幅显著。新年度红枣增产预期落地,上市量增加,下游采购氛围略有好转,价格或维持震荡。
(文章来源:南华期货,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