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因美国农业部调高全球大豆产量和期末库存,美豆期货回调拖累大连豆粕期货。南美大豆产区天气炒作在即,国内豆粕供应偏紧,豆粕期货或仍有上涨空间。

因美国农业部调高全球大豆产量及期末库存预期,上周一美豆期货市场遭遇显著回调,连带大连豆粕期货价格也一度下滑。然而,展望未来市场趋势,南美大豆产区天气变化或将成为炒作焦点,加之国内豆粕供应持续偏紧,豆粕期货仍存在上涨潜力。

供需报告解读:中性偏多影响

美国农业部最新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显示,2022/202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及期末库存均有所上调,这一变化被市场解读为利空因素,导致美豆价格承压。但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对美国大豆的预测并未调整,2022/2023年度期末库存维持在2.2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期的2.38亿蒲式耳。尽管全球大豆产量上调,但鉴于南美大豆目前处于播种或生长期,其产量预估的不确定性较高,因此美国大豆供需预测更具参考价值。

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播种进度因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干旱而滞后,截至12月初,两国大豆播种进度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晚播可能导致晚收,为美豆出口留出更多时间窗口。同时,拉尼娜带来的干旱天气增加了南美大豆生产的不确定性,巴拉圭大豆产量预测也因此下调。预计该国2022/2023年度大豆产量将降至930万吨,低于全球农业展望委员会的预估。

国内豆粕供应紧张局面难解

随着密西西比河水位回升,美豆运输恢复正常,我国大豆进口量显著增加。预计12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将达到910万吨,2023年1月和2月分别将达到750万吨和530万吨。大豆库存上升推动油厂开机率提高,豆粕库存有所增加,但仍处于近三年同期最低水平。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春节备货需求强烈,豆粕库存偏低,补库压力较大。

油脂市场疲弱支撑豆粕价格

美国持续加息抑制通胀,原油价格走低,豆油期货市场承压。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及大中专院校、工地提前放假导致油脂消费量下降,油脂旺季不旺已成定局。豆油等油脂价格短期内难以上涨,油脂市场疲弱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豆粕价格的坚挺。

综上所述,南美大豆生产的不确定性及国内豆粕供应偏紧格局共同作用下,豆粕期货市场维持高位震荡。油脂市场疲弱进一步加剧了油厂力挺粕价的态势,豆粕期货或仍有上涨空间。

(作者单位:金期投资)(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