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黑色系商品面临供大于求的情况,价格波动大。大商所企风计划应运而生,助力黑色产业链企业利用期货衍生工具合理避险,促进期货与现货市场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关系及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黑色系商品市场持续面临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挑战,价格波动显著加剧。在这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有效规避风险,确保稳健经营,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为此,“大商所企风计划”应运而生,并不断优化项目运行模式,为产业企业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助力其尝试应用期货工具管理生产经营风险。

期货日报记者在深入采访中了解到,在“大商所企风计划”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黑色产业链企业开始积极利用期货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实现合理避险。这些企业通过期现结合的方式,不仅有效降低了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还促进了期货与现货市场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期现结合:企业避险减亏的新路径

以华东某全球500强能源集团为例,该集团深耕黑色产业链多年,现货体量大、业务范围广,其贸易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矿石、钢材、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贸易。面对焦炭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该企业主动求变,积极与一德期货等期货公司合作,深入探讨期货、期权工具的应用策略。

2023年,焦炭市场风云变幻。上半年,焦炭价格大幅下跌,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下半年,随着钢厂利润好转和补库需求增加,焦炭价格虽然震荡上行,但总体水平仍低于年初,企业仍处于亏损边缘。在此背景下,该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工具,通过焦炭期货套期保值,成功实现了风险对冲目标,有效规避了库存价值下跌风险。

一德期货焦炭负责人刘敏楠表示:“该企业作为中间贸易商,对市场及价格波动高度敏感。通过期现结合的方式,企业不仅能够有效规避经营风险,还进一步拓展了现货贸易渠道,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量身定制:打造个性化风控方案

虽然同一现货领域的贸易商在经营模式上大同小异,但在风险管理理念和对市场行情的判断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现货部门通过分析市场走势及下游订单情况,精准采购焦炭现货。同时,期货团队在盘面选择合适的空单入场机会,并根据后续市场行情的分析研判,及时调整期现策略和盘面下单情况。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能够在期货市场对远期销售价格进行锁定,从而有效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据悉,在2023年的“大商所企风计划”中,该企业成功参与了焦炭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在6月9日签订1万吨焦炭现货采购合同后,考虑到市场表现较弱,企业决定通过期货工具规避库存价值下跌风险。自6月12日起,企业在焦炭期货J2309合约上陆续开仓92手,对应现货9200吨,套保比例高达92%。8月10日,现货团队敲定下游订单后,企业在期货市场进行了平仓操作。最终,该笔业务持仓60个自然日,期现端合并计算后实现了风险管理预期,并额外获益132.48万元。

多元化发展:期货工具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通过参与“大商所企风计划”,该企业不仅积累了期现结合管理风险的实战经验,还开启了经营管理的新篇章。2023年,该企业共开展有效套保业务23600吨,期现端合并实现风险管理收益151.82万元。

刘敏楠表示:“通过期货工具,我们帮助企业提前锁定了现货销售价格,有效规避了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亏损风险,稳定了企业现金流。同时,期货工具还助力企业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拓展了上下游合作和贸易渠道。”

此外,期货公司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德期货与该企业密切合作,弥补了企业在期货市场经验和人才团队方面的不足,为企业日后开展更多期现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该项目中,企业的期现操作模式在中间贸易环节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通过期货公司的辅导和支持,企业相关人员的期货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展望未来,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在现有期现业务模式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探索非标品套期保值等新型风险管理方式。依托风险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期货工具的合理运用,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焦炭贸易规模,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期货日报网图片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