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周末控产预期导致钢材现货上涨,螺纹、热卷涨幅不一。当前钢铁行业面临政策调控与市场博弈。年内控产可预见,但反弹受多重因素制约。短期可参与反弹行情,中长期需把握结构性机会。

周末,控产预期再度卷土重来,钢材现货应声上涨,螺纹涨幅20-50元/吨,热卷涨幅10-60元/吨。28日开盘,盘面主力合约螺纹、热卷上涨19、27元/吨,焦煤焦炭铁矿石下跌16、19、3.5元/吨。当前,中国钢铁行业正站在政策调控与市场博弈的交汇点上。自2025年2月以来,粗钢压减预期频现,控产成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博弈点。在海外关税、反倾销加剧和内部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钢价持续下跌,市场亟需政策指引。

明确的是,年内控产可预见,这是政策与供需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央多次释放控产决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表示,需求下滑背景下,减产已成共识,需转化为行动。结合“十五五”政策导向,工信部将修订产能置换政策,强调控总量、优存量、促升级,为控产提供制度保障。外需受限与内需疲软双重挤压下,海外反倾销调查加剧,出口变数多;内需方面,地产用钢同比下降,建材依赖基建项目,制造业扩大内需需政策发力。

前三次粗钢控产均引发行情,但效果受执行力度影响。本轮控产应高质量、避免一刀切、精准化。当前材反弹、原料下跌,处于控产第一阶段:扩钢厂利润。但反弹受内需扩大幅度、原料博弈、政策发布节奏和落地情况三重因素制约。若需求无法支撑,则进入第二阶段:原料带成材螺旋式下跌。

短期看,低库存和钢坯出口支撑价格,可波段参与反弹行情,关注情绪性反弹机会。但中长期行业仍面临产能出清阵痛,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

(文章来源:国海良时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