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市场供需失衡,猪价延续震荡下行
AI导读:
生猪现货价格持续震荡下跌,供大于求格局不变,预计年底猪价将向成本线靠拢。产能恢复、供给充裕,但需求疲软,猪价延续震荡下行趋势。
8月中旬以来,生猪现货价格经历了持续的震荡下跌。尽管近日盘面有所反弹,但现货市场并未跟随,价格冲高回落,维持在15000~15500元/吨的震荡区间。这一现象的背后,是集团出栏压力大、降重出栏,以及需求表现疲软的双重压力。
短期内,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肥标价差走弱,下旬散户大猪出栏预期增强,同时出栏体重的反复也暗示库存充裕。叠加下游需求未有明显增量,预计猪价将继续震荡下跌,盘面则可能继续逢反弹布局空单,年底价格或将向成本线逐步靠拢。
产能方面,截至三季度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62万头,高于正常保有量3900万头,且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不同第三方机构的数据虽有所差异,但都显示出产能在恢复。预计明年上半年,受利润驱动,产能将持续恢复,猪价走弱。
供给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生猪存栏量为42694万头,同比下降3.47%,但预计四季度出栏量将在1.9亿头以上。结合生猪体重和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四季度猪肉供给量将达到1500万吨,总供给有保障且充足。此外,从仔猪出生量和中大猪存栏量看,四季度生猪出栏量将逐月递增。
然而,需求方面却表现疲软。2024年1—10月餐饮业收入同比增长5.88%,但增幅依旧低于2018年和2019年同期。此外,10月以来屠宰增量有限,终端需求一般,难以对猪价形成正反馈。近期,全国19家生猪上市企业的总出栏量环比增加14.62%,同比增加12.48%,存在超量完成计划的情况,但11月份大型规模企业的出栏计划仍不减。
尽管短期北方大降温,市场对腌腊旺季需求存在预期,但关键在于需求增量能否达到预期。若需求未能如期增长,猪价将持续疲软。由于饲料原料成本下跌和生产效率提升,生猪养殖成本下降,企业和散户仍有不错养殖利润。但随着供给兑现,未来猪价将向成本线靠拢。
综上所述,生猪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年底猪肉供给充裕且存在过剩可能,猪价将延续震荡下行趋势。中长期来看,前期生猪产能增长将在供给端持续得到兑现,对猪价形成压制。
(作者单位:创元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