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综述了原油、甲醇、尿素、苯乙烯、纯碱、天然橡胶和沥青等化工品市场的近期动态,包括供需状况、价格走势及后市展望,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原油市场近期呈现震荡态势,EIA月报预估石油供需状况有所好转,为油价提供了支撑,预计油价将偏强震荡。

EIA月报指出,全球石油供需状况正在好转,中国原油进口量的提升为油价带来了支撑。然而,美国石油协会数据显示,上周美国石油总库存整体增加,对油价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具体来看,美国库存增加50万桶,其中库欣库存下滑150万桶,汽油库存增加290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250万桶。

中国方面,11月原油进口量跃升至3个月高点,炼厂在年底前寻求用完配额。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购买了4,852万吨原油,较上月增长约9%,相当于每天1186万桶。此外,EIA预计全球石油消费量将在2025年超过日产量10万桶,与此前预测的过剩30万桶/日相比,呈现偏多态势。同时,美国页岩行业易于开发的油井数量正在减少,这将限制美国原油未来的产量增长速度。

后市展望方面,国际原油期货周二延续震荡格局。从供需角度看,当日原油市场出现了多个利好因素。首先是中国原油进口量的增加,其次是EIA月报预计2025年原油市场将去库10万桶/日,以及美国未完井数量降至有记录以来最低,这将限制美国原油未来的产量增长速度。因此,原油价格短期可能偏强震荡。

此外,甲醇市场也呈现偏强震荡态势。现货市场成交气氛较好,工厂竞拍多溢价成交。供应方面,后续西南气头装置或于12月中旬陆续停车,内地上游工厂排库为主,库存偏低。需求方面,传统下游利润依旧,维持刚需外采。港口MTO负荷维持,内地部分CTO装置减少外采。近期伊朗装置已停七成,后续1月-2月进口减少成为必然。整体来看,甲醇期价或高位震荡。

尿素市场则维持震荡走势。现货价格窄幅波动,上游供应方面,内蒙气头装置已经停产,未来日产或下降至17万吨左右。下游复合肥需求开始恢复,但终端农业储备积极性一般,对需求难有明显提振。整体来看,尿素期价反弹后走弱,由于供需驱动不足,反弹高度有限。

在相关市场信息方面,甲醇方面有多家装置检修或停产,包括兖矿国宏、马油大装置等。尿素方面,截至2024年11月7日,中国尿素年度总产能达到7460万吨。此外,印度NFL宣布尿素进口招标,但出口可能难度较大。

苯乙烯市场价格略上行,成交一般但库存低位基差走强。原料纯苯现货价格上行,库存环比增4.1%至15.1万吨。下游多数价格窄幅震荡,利润持稳。据卓创和隆众数据显示,外盘开工率和苯乙烯库存均处于五年同期偏低水平。短期苯乙烯主力关注8600元/吨压力,逢高试空。

纯碱期货高开低走,现货价格持稳为主。基本面方面,纯碱产量环比增加,下游需求暂稳但整体表现疲软,库存环比增加。近期国内房地产销售数据环比略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宏观方面,国外宏观影响偏中性。综合来看,短期纯碱基本面偏弱,期价延续偏弱震荡走势。

天然橡胶市场价格略跌,原料端方面,泰国宪法纪念日原料市场休市,云南产区全面停割,海南胶水价格上涨。库存方面,青岛地区天胶保税和一般贸易合计库存量环比增加。观点方面,随着泰国南部进入传统雨季,割胶工作难以开展,全球供应面临紧缩。需求端来看,国内轮胎企业的成品与原料库存累库放缓,短期需求难以坍塌。因此,盘面短期易涨难跌。

沥青现货价格走跌明显,国内沥青均价为3660元/吨。供应端方面,国内沥青周度总产量环比增加,但同比减少。库存方面,沥青库存回升。需求端方面,国内沥青厂家样本出货量环比下降。后市展望方面,预计中国沥青炼厂产能利用率增加,北方雨雪天气导致出货放缓,南方刚需减缓。随着冬储政策释放,现货货源逐步宽松,短期沥青预计区间运行为主。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期货,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