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期货交易所作为金融市场重要基础设施,正共谋建设世界一流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意见明确目标,各大交易所高层齐聚论坛共话路径,推动期货价格国际化,深化境内外市场联通,打造具有全球话语权的中国价格。

期货交易所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支柱,不仅服务实体经济,还推动着金融开放与全球化。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期货交易所的宏伟目标。

12月7日,第19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国内五大期货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高层领导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论坛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期货价格国际化、深化境内外市场联通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张铭表示,上期所正通过产品多元化、服务优化、开放深化等路径,提升“上海价格”的全球影响力。今年上期所新增氧化4个期权产品,并创新推出航运指数期货,满足航运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此外,上期所正推动期货价格向境外贸易定价延伸,部分中国钢铁企业已在出口不锈钢时使用“上海价格”定价。

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晓明指出,郑商所活跃品种的现货贸易基准占比持续提升,如PTA现货购销90%的交易量基于基差定价。未来,郑商所将继续探索国际原糖期货等创新品种,推动更多“中国价格”走向全球。

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程伟东表示,大商所将继续深化与境外交易所的合作,推动更多国际客户使用“中国价格”。今年3月,大商所豆油期货外挂合约在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上市,为境外客户提供了交易中国价格的新渠道。

广州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曹子海指出,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期货市场支撑。广期所聚焦新能源金属领域,推出了工业碳酸锂期货,两个品种期现货价格相关性高,已成为光伏、锂电等产业链的定价标杆。为满足绿色转型需求,广期所正在研发铂、钯、氢氧化锂、碳排放权等新品种。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各大交易所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郑商所推出“保险+期货”项目,覆盖多个农业县域;大商所通过优化期现结合路径,提升服务能力,实施“一品一策”策略,致力提升与现货市场的适配度。

在国际化合作方面,上期所在新加坡、日本、阿联酋等地举办品种推介会,探索与境外交易所的结算价授权合作;港交所与多家内地交易所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期货市场中的影响力;中金所表示,推动股指和国债期货以特定品种形式向外资开放是未来重点工作之一;CME将加强与中国交易所的技术合作,推动更多跨境品种挂牌。

科技赋能也是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广期所启动新一代信息系统建设,并筹建技术子公司,以实现更高效的交易支持与风险防控。各大交易所将继续深化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稳步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具有全球话语权的“中国价格”,为实现世界一流交易所的目标不懈努力。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