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期交所修订结算与违规处理办法
AI导读:
1月7日,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广期所同步公布了修订后的结算管理办法(细则)及违规处理办法,旨在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1月7日,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广期所同步公布了修订后的结算管理办法(细则)及违规处理办法,并立即付诸实施。
期货日报记者深入查阅发现,各期货交易所此次修订的核心内容高度一致,聚焦于两大方面:一是结算管理办法(细则)新增规定,明确禁止对交易所认定的高频交易者实施手续费减收;二是在违规处理办法中,新增了对未规范使用交易所减收的交易手续费行为的违规处理条款。


据了解,期货结算管理办法通过引入前沿的结算技术和优化流程,诸如改进资金结算流程、提升结算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有效降低了结算风险,保障了交易的顺畅进行。通过详细规定结算参与者的职责、流程环节及时间节点,提高了结算透明度,减少了因结算问题引发的争议。同时,通过优化保证金管理,提升了结算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了交易者的资金成本,吸引了更多资金入市,增强了市场流动性与活跃度。
在违规处理方面,新规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与范围,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行为实施严厉打击,维护了市场的公平性与公正性。通过提高罚款、实施市场禁入等措施,显著提高了违规成本,有效遏制了潜在违规行为,促使市场参与者更加遵守规则。同时,建立了更为高效、公正的纠纷解决机制,如设立调解机构与仲裁委员会,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
上海东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景川指出,面对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五家期交所发布上述办法,旨在避免市场异常波动影响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推动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频交易者因交易频率高、交易量大,实施“不进行手续费减收”政策将促使部分高频交易者调整策略、降低频率,有助于降低市场摩擦成本,符合监管要求,同时减少手续费减收带来的不公平现象,促进市场公平有序发展。
景川认为,对期货公司而言,经纪业务收入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高频客户较多的期货公司短期内可能面临较大挑战,行业格局或将重塑。这将促使期货公司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质量与风险管理能力,以吸引和留住客户。对于非高频的普通期货量化交易者及一般投资者,政策调整影响相对较小。
景川表示,上述办法能够有效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场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市场公平性与透明度的提升,将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期货交易更加活跃。发布上述办法是期货市场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的关键一步,有助于提升期货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广州金控期货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程小勇认为,交易所新增对高频交易手续费减免的禁止性规定及处理办法条款,是落实2024年中国证监会“强监管”要求的具体体现,标志着2025年中国期货市场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政策导向是强化功能性服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程小勇预测,未来交易所可能进一步加强期货公司席位与客户设备连接管理,出台相关措施规范期货公司使用交易所主机交易托管资源。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