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受前期资金面收紧及股市风险偏好提升影响,今年债市波动加大。3月11日,多期国债期货下跌并创新低。多家机构建议采取哑铃型策略应对当前债市波动,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兼顾收益和流动性。

 受前期资金面持续收紧以及股市风险偏好提升的影响,今年以来,债券市场不再呈现去年的单边行情,波动明显加大。

3月11日,30年期、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纷纷下跌,并刷新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其中,30年期国债期货自年内高点已累计下跌超5%,10年期国债期货自年内高点已累计下跌超2%,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自高点也有不同程度下跌。

债券市场波动加剧,对投资者的交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当前债市波动,多家机构建议采取哑铃型策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兼顾收益和流动性。

债市波动显著增强

自2025年以来,债券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增强。3月11日,债市再次大幅下跌,30年期、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均创下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

具体来看,30年期国债期货跌1.05%,报115.380元,自年内最高点已累计下跌5.46%;10年期国债期货跌0.42%,报107.235元,自年内最高点已累计下跌2.10%;5年期国债期货跌0.24%,报105.240元,自年内最高点已累计下跌1.58%;2年期国债期货跌0.15%,报102.258元,自年内最高点已累计下跌0.84%。

债市调整的同时,债券利率持续走高。截至发稿,3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收益率已上行至2%以上,最新的收益率为2.06%;1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收益率上行至1.8625%,5年期国债活跃券和2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收益率也有所上行。

近期债市调整的原因,民生证券分析指出,一方面,两会政策定调后,经济增长目标符合预期,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政策出台要早,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权益市场震荡偏强,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另一方面,央行行长最新政策表态修正了市场的货币宽松预期,短期内宽货币节奏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债市大幅调整。

此外,随着债市波动调整风险加大,部分机构出于防御风险和流动性储备需求,采取降久期的策略。机构降久期的需求,成为债券市场超涨和超跌的重要驱动因素。据华西证券测算,业绩排名前二十的利率中长债基久期,从去年12月初的4.5年升至2月10日的高点6.2年,之后缓慢下降,最近快速降至4.9年,接近本轮行情起点。

机构建议哑铃型配置策略

面对债市波动,多家机构建议采取哑铃型策略,即主要配置在短期和长期债券上,降低中期债券配置比重,形成“两端重、中间轻”的配置结构。

国盛固收表示,当前利率或在顶部阶段,继续调整空间有限。尽管市场情绪变化带来债市持续调整压力,但基本面并不强劲,经济持续回升需低利率环境。同时,科技牛对债市挤压有限,其估值提升同样需低利率环境。当前调整尚未引发赎回潮,配置型机构增配稳定市场。利率上升带来的边际变化显现,基本面压力将约束偏紧的资金状况。国盛固收认为,债市继续调整空间有限,10年期国债1.8%左右或为顶部,但短期基本面分歧和监管审慎态度意味着债市修复缓慢,利率将进入震荡下行期,建议1年以内短债和存单与10年以上长利率搭配。

债市作为票息市场,收益率走高对投资者吸引力加大。华西固收指出,当前债券收益率已至高位,债市持续调整时间窗口不大,10年期、30年期国债活跃券大概率在1.80%、2.00%附近二次筑顶,建议逢高配置。收益率从高位修复速度受资金利率制约,不排除持续高位震荡直至向下突破。

华西证券进一步指出,今年债市或与去年明显不同,一是波动更大,二是下行修复速度受政策限制可能更快。

信达证券也表示,近期债市调整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后续资金面潜在风险,即便资金面收紧,银行负债压力未缓解,存单与信用债可能上行,但基本面未明显改善,长端利率调整空间有限,高点不会明显高于1.8%,但短期可能经历震荡磨顶阶段,右侧信号需等待,后续观察配置需求能否抑制利率上行幅度,或基本面压力显现使资金转松。现阶段,信达证券建议维持中性久期,采取哑铃型策略,等待右侧信号。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