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近期连续调整,进入关键选择窗口期
AI导读:
近期,债券市场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连续调整,国债期货全线收跌。市场分析认为,流动性收紧、社融信贷大增等因素是主要原因。同时,债市已进入关键选择窗口期,资金面、基本面等多股力量值得关注。
“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券市场近期连续遭遇调整。
2月18日,30年期国债期货大幅下滑近1%,且自2月14日起,已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同时,10年期、5年期、2年期国债期货也呈现连续下跌趋势。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债市大跌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未如预期宽松,反而呈现收紧态势,这是抑制债市向好的关键因素。此外,1月社融和信贷规模的大幅增长对债市构成了利空。同时,年初以来科技板块的强劲表现加剧了大盘股指对债市的“跷跷板”效应。
债市连续调整
在A股市场持续震荡上扬的背景下,债券市场却呈现出连续调整的态势。
截至2月18日午间收盘,国债期货全线收跌。其中,30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95%,报119.42元;10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37%,报108.375元;5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25%,报105.72元;2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11%,报102.36元。
自2月14日以来,3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已累计下跌近2%,10年期国债期货下跌近0.7%,5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45%。

国债期货下跌的同时,资金利率持续上行。截至2月18日午间,3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报1.9195%,上行2.95个基点;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报1.7025%,上行3.25个基点;7年期、5年期、3年期、2年期、1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均有所上行。

对于债市调整的原因,华西证券认为,长端利率已反映了股市上涨对债市的压制作用,以及1月社融信贷大增背后的“宽信用”预期。
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00亿元,好于市场预期。同时,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同样好于市场预期。这些数据显示出宽信用进程的推进。
中信建投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推出和宽信用进程的推进,我国信贷恢复势头明显,政府债供给充裕,基建和投资拉动作用显著。这将提升市场风险偏好,进而推动债券收益率上行和价格下跌。
五矿期货表示,去年年底债市行情受到政策抢跑效应的影响,而这种效应与机构的一致性看多有关。然而,从历史经验来看,一致性的观点往往容易导致行情反转。
债市进入关键选择窗口期
对于接下来的债市表现,华西证券认为,债市已进入关键的选择窗口期,其中四股力量值得关注。
首先,从资金面看,央行态度的变化至关重要。若资金面转松,资金利率平稳运行至1.8%以下,债市可能迎来快速修复;若继续保持紧平衡或进一步收紧,债市仍面临调整压力。
其次,从基本面看,1月社融和信贷规模的高增对债市多为利空落地。金融数据出炉后,债市已按照历史经验进行定价。
再者,科技牛与债牛可以共存。若本轮大盘行情未启动,债市所面临的股市上涨冲击或有限。
最后,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大增,但配置行为相对保守。随着债市收益率上行,待配需求可能释放,成为利率上行的重要阻力。
华福证券认为,考虑到银行信贷投放较多、资金融出较少以及政府债发行可能放量等因素,后续资金利率仍存在压力。但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资金利率大幅持续高于政策利率的概率不大。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