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期货持续走弱,后市走势不乐观
AI导读:
近期,多晶硅期货持续走弱,主力PS2506合约连续5个交易日下行,4月18日再创上市以来新低。下跌原因主要是终端抢装需求接近尾声,现货市场成交价格松动。基本面看,多晶硅供过于求、库存增加、成本下移。展望后市,低位震荡或成为多晶硅期货短期运行常态,整体走势不乐观。
近期,多晶硅期货持续走弱。本周,多晶硅期货主力PS2506合约已连续5个交易日下行。4月18日,PS2506合约盘中跌至37390元/吨,再创上市以来新低,收盘报37615元/吨,下跌6.35%。4月份以来,PS2506合约已累计下跌13.53%。

谈及多晶硅期货持续下探的原因,国信期货李祥英认为,下跌逻辑未变,仍是终端抢装需求接近尾声,市场对下半年需求预期悲观。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王彦青也表示,抢装潮尾声将至,需求持续下降。随着抢装节点临近,国内市场需求骤降,引发负反馈预期,下游抛货情绪较重。
此外,现货市场成交价格松动,带动多晶硅期货价格下跌。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截至4月16日,N型致密料成交均价为36300元/吨,环比下跌2.42%;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41000元/吨,环比下跌1.68%。当前,下游拉晶环节对多晶硅压价严重,硅料厂议价权减弱,市场预期现货成交重心或进一步下移。
从基本面看,2月至3月,多晶硅价格横盘震荡受三方面支撑:一是多晶硅企业开工率维持在35%左右;二是电力市场化文件发布后,抢装需求带动下游价格上涨;三是现货企业对期现商报价维持高位,市场贸易不畅。3月底至4月初,上述支撑因素转变,多晶硅供过于求、库存增加、成本下移。
李祥英介绍,新产能投放带动多晶硅产量上行,供给压力增加;光伏终端组件签单情况走弱,显示抢装需求接近尾声;企业对期现商报价松动,本周下调速度加快。目前,多晶硅不含税现金流成本约33000元/吨,对应成本为37000~38000元/吨。多晶硅主力合约价格已接近现金流成本,部分远月合约已跌破。
从供需平衡看,春节后,多晶硅供需格局改善,但随后又进入累库态势。4月份,多晶硅产量约10万吨,下游需求转弱,库存或进一步累积。据百川盈孚数据,当前,多晶硅工厂库存约26.3万吨,处于高位。需求方面,市场对需求走弱预期增强。硅片企业5月份排产有减少计划,组件价格开始下跌,市场降温。
展望后市,王彦青认为,下游拉晶环节尚有一定多晶硅原料储备,短期内库存消化以隐性库存去化为主,多晶硅厂家库存或重新累积。抢装结束后,终端光伏装机难见利多,需求侧支撑有限,现货成交短期难有改善。因此,低位震荡或成为多晶硅期货短期运行常态。
李祥英认为,当前,多晶硅期货远月合约已跌破头部企业现金流成本。整体来看,多晶硅期货后市走势仍不乐观。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