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下跌,特别是上周跌幅达8%。分析师指出,这与国内中下游市场的采购心态和对二季度进口大豆集中到港的预期密切相关。尽管3月大豆到港偏低,但市场提前交易此预期,导致现货价格难以支撑。后期供应充足预期下,中下游企业库存意愿低迷,豆粕现货价格预计将持续回落。

3月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下跌,特别是上周(3月17—21日)跌幅达8%,较前一周下跌近300元/吨,较3月初更是下跌了13%。华东地区豆粕现货基差从月初的650元/吨跌至300元/吨,跌幅惊人,达到54%。

中州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吴晓杰指出,这种局面与国内中下游市场的采购心态和对二季度国内进口大豆集中到港的预期密切相关。尽管3月确实是一个大豆到港偏低的月份,但因市场提前交易此预期,导致3月中下游几乎没有出现集中采购,难以支撑现货价格。

吴晓杰进一步分析,从进口大豆到港预估来看,二季度以后巴西大豆将集中到港,4月和5月进口大豆到港预估均为1100万吨。在后期供应充足的预期下,中下游企业库存意愿低迷。

中辉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贾晖补充说,4月国内大豆市场将进入巴西新季大豆的集中到货阶段,4月至6月大豆总进口预估量为3100万吨。现货库存端改善将循序渐进,5月累库概率极大。

一季度油厂现货利润丰厚,不少油厂选择积极开机兑现利润。配合下游需求疲弱,不少油厂胀库停机,导致出现缺豆不缺粕的情况。同时,饲料企业前期采购导致豆粕库存偏高,进口采购积极性下降。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豆粕现货价格回落,预计该状况将持续。2505合约到期前基差将进一步收窄,期现收敛回归的驱动主要来自现货下跌。此外,中储粮拍卖16万吨国储进口大豆,尽管量不大,但对市场仍有一定影响,或能缓解供应紧张状态。

吴晓杰认为,尽管近期豆粕现货走弱,但现货基差和现货价差或许还有反复。3月底至4月初,油厂开机率明显下降,供应压力下降,而饲料厂物理库存天数跌幅较大,补库需求增加,或对现货基差有一定支撑。

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指出,豆粕与菜粕价差缩窄,但现货仍有500元/吨的价差,豆粕不能完全替代菜粕。预计短期豆粕价格以区间震荡为主。对豆粕2509合约,需关注美豆季度库存数据和种植面积数据。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