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中旬后生猪供应增幅不及预期,低价未至,市场担忧供应后移。但当前增重符合季节性,屠企需求未脱节,6月前后或减重。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仔猪腹泻发病数提升,市场看涨预期存。二次育肥补栏需求存,大猪压栏不严重,预计供应短时增量但不至于形成“堰塞湖”。

2月中旬过后,随着养殖端持续压栏增重与二次育肥不间断补栏,生猪供应增幅不及预期,低价未至,肥标价差迅速收窄,市场担忧供应后移或形成“堰塞湖”。然而,当前增重幅度符合季节性规律,未脱离屠企收购需求,6月前后养殖端或减重,短时增量或致猪价回落,但二次育肥空栏率存在,托底市场,“堰塞湖”风险不大。

据农业农村部及卓创资讯数据推算,1-4月生猪理论供应量环比小幅增加,规模场增幅更大。同时,肥标价差高位震荡后收窄,部分地区已倒挂。通过对比过去十年生猪交易均重季节性规律,当前压栏增重节奏符合季节性,受去年四季度减重出栏影响,1月初交易均重低位,大猪存栏下滑,肥标价差扩大,支撑压栏增重。

以河南某大型养殖企业为例,3月和4月中旬125-140公斤猪源占比大,与屠企需求吻合,压栏增重后中大猪源消化压力不大。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仔猪腹泻发病数提升,结合繁育周期,6-9月生猪理论出栏量或受损,与商品猪存栏低位期重合,市场看涨预期存,养殖端减重幅度或有限。

二次育肥补栏方面,饲料成本低,生猪价格未达绝对低点,二次育肥养殖户选择滚动补栏,体重与屠宰厂收购体重重合。若养殖端减重增量,供应短时集中或致生猪价格回调。但二次育肥补栏率不及50%,随补随出,大猪压栏不严重,供应增量或能消化。

综上,结合季节性交易均重变化与未来生猪价格预期,养殖端6月或小幅度减重增量,但二次育肥跟进补栏,屠企消化能力存,预计供应市场短时增量,但不至于形成“堰塞湖”,猪价跌至14.0元/公斤以下概率不大。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