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弱需求+高库存+潜在供应增量”格局下,工业硅4月产量或因大厂减产而重回30万吨左右,但下游需求疲弱,多晶硅和有机硅表现不佳,预计硅价将继续弱势震荡运行。

在“弱需求+高库存+潜在供应增量”的格局下,价难以扭转低迷态势,预计4月硅价将继续弱势震荡运行。

下游两大板块低负荷运行

工业硅下游的三大需求板块——多晶硅、有机硅、硅合金占比分别为49%、31%和15%。其中,多晶硅和有机硅在4月的预期表现疲弱,导致工业硅难以有效转化为下游产品。多晶硅行业自2024年6月开始减产,并在行业自律协议的引导下,大型硅企带头减产,产量持续下滑。据统计,2月多晶硅产量降至9万吨,3月产量回升至9.6万吨,但4月受新产能投放影响,总体排产预估有所上升。然而,新产能爬坡至满产需2至3个月,加上西南地区丰水期电价下降和停产产能复产至满产的时间,预计6月多晶硅产量才能达到高峰。但行业自律执行难度增加,叠加光伏需求阶段性回落,硅料价格或缺乏强支撑,导致复产与价格陷入负循环。预估多晶硅产量总体维持低负荷运行。

在下游需求疲弱和价格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国内单体企业开始联合减产。据悉,单体企业近期逐步开启降产,当前国内12家单体企业开工率均下降至70%以下,部分甚至不足40%,预期4月1日起全面启动减产规划,行业运行年产能将下降至不足500万吨。

硅企减产难改过剩局面

据统计,受益于新疆复产及内蒙古和四川等新产能投放,3月工业硅产量环比增加17.9%,达到34.22万吨。然而,新疆工业硅大厂表示,东部鄯善产区将于3月31日陆续落实减停产政策,预计减产后仅余三分之一产能,停炉时间约两个月,预计影响日均产量1450吨。4月工业硅产量预计将重新回落至30万吨附近,但因下游多晶硅及有机硅需求疲弱,预计4月工业硅过剩约2万吨,导致高位库存难以持续去化。此外,西南地区硅厂在丰水期复产也是潜在供应增量。因此,在“弱需求+高库存+潜在供应增量”的格局下,硅价难以反转。

综合来看,4月工业硅产量或因大厂减产而重回30万吨左右,但下游需求同样疲弱,多晶硅产量预计增量有限,有机硅再度降产。在供需双弱的情况下,预计4月工业硅过剩约2万吨,高位库存难以持续去化,且西南丰水期还有潜在供应增量。因此,基本面并未出现扭转低迷态势的向上驱动,预计4月硅价将继续弱势震荡运行。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