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初,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加剧航运市场不确定性。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专家郑静文分析,北美航线货运需求透支,欧线集运面临考验。运价延续下行走势,红海复航或致欧线运价断崖式下滑,市场竞争焦点转向服务匹配度。

  2025年开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港口拥堵、运价下行等一系列变化让航运公司面临严峻挑战。

  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无疑加剧了航运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研究所副所长郑静文,就关税波动风险、航运联盟策略调整及运价未来走势进行深入探讨。

  早在2024年12月,郑静文便预测特朗普可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考虑到美国高通胀和中期选举压力,此举或具可行性。

  2月4日,美国正式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郑静文分析,北美航线货运需求在2024年同比增长约10%,部分需求因抢运潮已在去年透支。

  回顾2018年,特朗普首次宣称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中美货运量变化不大,但此次市场反应截然不同,外贸人士已确信关税措施将实施。

  马士基首席执行官Vincent Clerc表示,未来关税变化难以预测,但只要在适度范围内,情况应能平稳过渡,不会对货量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若美国关税进一步加码,或将刺激产业链转移,增加东南亚等地中间品贸易需求,航运公司或将调整布局。

  欧线集运面临考验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中国出口集装箱市场逐步恢复,但运价延续下行走势。郑静文认为,运价走低多为季节性因素,而非联盟价格战。

  “双子星”航运联盟(马士基和赫伯罗特)将加大干支协调,提高装载率,降低成本。但这需高效运行与协调能力,否则难以实现目的。

  郑静文评价,“双子星”联盟策略虽非创新,但强调港口控制权,组合系列措施,目前尚无其他班轮公司采用。

  同时,货主倾向于直航服务以保证供应链稳定,地中海航运公司不断扩充船队便是为满足此需求。

  “双子星”联盟在上海港正式运营,上港集团将结合自身转型,提升港口功能,拓展重点业务。

  现阶段,各班轮公司试探市场反应,看货主更接受哪种模式。郑静文表示,“双子星”模式优势在于提升枢纽港运行效率,但布局干支协调中转基地是一大难点。

欧线运价或受红海复航影响

  受联盟重组影响较大的区域为欧洲航线和北美航线。欧洲航线运输需求平淡,运价继续下行;北美航线因特朗普关税政策面临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仍是“定时炸弹”,如800美元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取消又恢复,长远看取消可能性仍存在。

  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海运成本大幅波动影响更大。班轮公司未对跨境电商货物做特别区分,但倾向于选择快航航线。

  郑静文表示,运价走势受多重因素影响,欧洲航线和北美航线运价难以预测。红海复航是影响欧洲航线运价的重要因素,一旦大规模复航,运价可能断崖式下滑。

  多家班轮公司表态,马士基关注航行安全和防止绕航,赫伯罗特考虑中东局势复杂,达飞轮船测试返回红海可能性。从利润看,红海年中复航仅能勉强盈亏平衡。

  郑静文认为,未来市场竞争焦点在于服务匹配度,包括准班率、直航服务等,而非价格战。小型班轮公司利润率增长快于大型公司,因长协和现货业务比例不同。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