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一季度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钢铁行业处于需求下滑和低利润周期。二季度钢材价格或呈偏弱震荡,尽管短期需求可能回暖,但外需下降、炉料供应宽松等因素将限制价格反弹。投资者需关注钢厂生产节奏、粗钢压减政策等变化。

  一季度,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特朗普政府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剧。在国内,建筑需求萎缩,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钢材市场需求形势复杂多变,不同品种和下游行业需求表现各异。去年,板材需求受汽车、家电等商品出口增长带动,表现相对较好;而建筑钢材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需求疲软。

  3月中下旬,笔者实地调研了京津冀地区的黑色产业企业。市场反馈显示,螺纹钢需求平平,市场供应谨慎,供需矛盾相对较小。华北地区电炉复产规模有限,华东、华南地区电炉产量回升较快,库存偏低。板材受贸易战影响有限,得益于“两新”等政策,冷轧需求表现优于热轧。目前,钢材需求尚未见顶,市场正等待需求表现和铁水产量拐点的到来。4月,钢厂整体仍处于复产进程,原料端铁矿价格获得支撑。焦煤供给压力明显,下游焦炭库存偏高,焦煤需求弹性不足。蒙煤二季度长协价预期下调,仓单成本重心下移,在黑色产业链中表现弱势。板材供应持续高位,建材产量明显回落。今年钢厂盈利率优于去年,但生产谨慎,不盲目扩产。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2025年前将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今年,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讨论热烈,从降产量角度看,粗钢产量调控基调延续,钢厂自律性减产背景下,外部调控需求或降低。长期来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面临产能出清压力,政策性控产能可能性大,但执行面临诸多现实考量。

  总体而言,钢铁行业处于需求下滑和低利润周期。近年来,利润压力向上传导,炉料端利润压力显现。海外矿山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铁矿石成本下降,供应压力凸显。国内废钢资源增长有限,规范性不足,议价权弱,对铁矿石替代效应不明显。焦煤方面,国内保供稳价基调不变,蒙古鼓励煤炭出口,预计蒙煤新增供给压力大,二季度长协价或继续下调,双焦供应宽松格局持续。整个产业链中,铁矿石议价权强,但backwardation结构趋于平缓。

  目前,钢厂库存和社会库存低于去年同期,整体健康。钢厂利润回升,生产谨慎,铁水产量回升。市场预计4月钢材、铁水产量见顶回落。需求方面,贸易战升级,出口难维持高位。建材方面,地产新开工面积低于预期,基建需求待资金到位后改善。“两新”政策发力,制造业需求向好。

  展望二季度,钢材价格或呈偏弱震荡,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尽管下游复产复工和4月旺季需求可能带来短期回暖,但外需下降、炉料供应宽松等因素将限制价格反弹。投资者需关注钢厂生产节奏、粗钢压减政策等变化。(作者单位:国元期货,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编号Z0019719)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