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全面开放有色金属数据系统,提升期货交割信息化水平
AI导读:
上期所正式向全市场开放有色金属数据系统,提供铜、铝、锌、铅、镍、锡等有色金属品种的库存货物查询服务,旨在提升信息透明度,解决大宗商品贸易中长期存在的痛点,标志着上期所在仓储监管领域迈入智能化、数字化新阶段。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费天元)3月27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正式向全市场开放有色金属数据系统,该系统为货主提供上期所有色金属指定交割仓库中铜、铝、锌、铅、镍、锡等有色金属品种的库存货物查询服务,此举将极大地提升信息透明度。
长期以来,“有单无货”“一货多卖”一直困扰着大宗商品贸易领域,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市场秩序,还可能通过期现传导,对期货品种的稳定运行构成潜在风险。作为全球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在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工艺和设备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产业链的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升。行业数据的分散和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自2022年起,上期所依托工信部发布的《有色金属冶炼产品编码规则与条码标识》,以25位商品编码为核心数据要素,着手打造有色金属冶炼产品数据仓库,建设有色金属数据系统。该系统旨在提高有色金属行业和交割仓库体系的信息化水平,通过集成有色金属产业链相关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与技术,实时跟踪仓储数据动态,为有色金属交割安全提供坚实的数字化支撑。
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建设与优化,有色金属数据系统于2025年3月27日正式全面运行。作为国内首个基于行业标准编码构建的期货交割仓库数据查询平台,该系统以25位商品编码为核心,实现了行业数据的统一化和标准化,为解决大宗商品融资问题和交割风险提供了有效途径,标志着上期所在仓储监管领域迈入了智能化、数字化的全新阶段。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指出,数字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有色系统的建立将有效填补长久以来有色交割仓库与实体经济参与者之间存在的货物信息不对称的数据空白。这也是上期所从战略高度出发,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旨在发挥数据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攻克重点领域监管难题,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监管模式创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