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秘鲁安塔米纳铜矿因事故停工,加剧铜市场供应紧张局势。沪铜、国际铜开盘后跳涨,日涨幅一度逼近2%。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事故影响相对短暂,但仍给铜市场带来积极驱动。铜需求韧性表现及外围市场情绪回暖也为铜价带来利多。

新华财经北京4月23日电 秘鲁安塔米纳矿突发事故停工,这一消息为已经紧张的铜市场供应局势再添一把火。受此影响,4月23日早盘,沪铜国际铜开盘后迅速跳涨,日涨幅一度接近2%。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从历史经验来看,此类事故对生产的影响相对短暂,但仍给本就供应紧张的铜市场带来了积极驱动。加之近期铜需求端表现出的韧性,铜市的积极预期有望得以延续。

秘鲁第二大铜矿事故停工,铜矿供应紧张局势加剧

据路透社报道,秘鲁两大铜生产商之一的安塔米纳铜矿(Antamina)周二(4月22日)宣布,因突发安全事故,该矿已全面停工,并着手调查事故原因。此次事故导致其位于安第斯地区的矿场运营经理不幸身亡,另一名高级员工受伤。资料显示,安塔米纳铜矿是秘鲁第二大铜矿,2024年预计铜产量为41万吨,占秘鲁总产量的15%。

“在全球铜锌精矿短缺的大背景下,此次事故可能对全球市场造成深远影响。”上海有色网(SMM)点评指出。

对于铜市场而言,矿端供应偏紧早已不是新鲜事。近两年,铜市场持续受到铜矿供应紧张的困扰。铜精矿加工费(TC/RC)作为铜冶炼企业的核心收入来源,其水平高低与铜矿供求关系密切相关。自2023年9月以来,反映铜矿供应松紧程度的进口铜精矿加工费(TC)从90美元/吨上方急剧下滑,表明市场铜精矿供应持续收紧。

极低的加工费加剧了冶炼企业的停减产压力,由此引发的精炼铜供应收缩预期,在2024年3月至5月间推动铜价飙升约20000元,国内外铜价均创下历史新高。如今,加工费下滑趋势仍在延续且加速,加上大型铜矿突发事故停工,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供应受限的预期。

混沌天成期货研报指出,全球原料趋紧格局持续,供给端出现风险事件,叠加冶炼环节利润受限,供给端压力持续上行。

迈科期货也表示,4月以来精矿TC加速下跌,已跌至-30美元以下,大型铜矿事故可能激发市场炒作,进一步增加炼厂减产压力。

然而,上海钢联(Mysteel)提醒,目前市场预期该突发事故为短期事件,对市场的影响有限。

但从中长期来看,铜供应缺口仍是支撑铜价的有力因素。高盛分析师在最近一份报告中预测,2025年和2026年铜的缺口分别为18万吨和25万吨,铜价格在2026财年一季度将升至10500美元/吨以上,但上限为11500美元/吨。

需求韧性增强,情绪回暖,铜价短期利多因素众多

除了铜矿供应紧张为铜价提供支撑外,铜需求的韧性表现以及外围市场情绪回暖也为铜价带来利多影响。

中长期来看,地产以外行业的用铜需求激增,令机构看好铜价新一轮上涨。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由于结构性电气化和刺激政策的推动,预计2025年中国精炼铜需求将增长4%。到2030年,电气化将成为铜需求增长的全部动力,仅电网建设就占据了超过50%的需求增长。加上供应端的瓶颈,“铜市正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的起点。”

从短期来看,当前国内铜行业仍处于上半年的消费旺季,国内铜材产量稳步增加,电解铜库存在产量增加的背景下持续去化,被市场解读为国内铜需求现实的强韧。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国内电解铜(精炼铜)累计产量353.6万吨,同比增长5.0%,同期国内铜材产量达526.7万吨,同比增长1.8%。

在库存方面,自3月以来,上期所铜库存连续七周下滑,截至4月18日沪铜库存已降至17.16万吨,较2月末减少超9万吨。现货方面,国内主流地区铜库存也连续七周去库,总库存较去年同期减少17万吨。

“需求端开始转变为弱预期,但现实需求相对具有韧性,”混沌天成期货表示,国内库存仍处于快速去库之中,一方面铜价短期跌幅明显,下游企业逢低补库积极,市场需求回升;另一方面,市场不论是国产还是进口货源到货均不多,仓库入库有限,整体需求端具备一定韧性。

迈科期货也表示,国内电解铜去库速度加快,上周去库5万吨,推动国内现货升水扩大至150元,且精废价差仍低于替代水平。整体来看,现货紧张程度超预期,铜价短线支撑依然强劲。

此外,从外围市场来看,一方面国际金价近期大幅飙升并连创历史新高,背后是美元资产遭遇全面抛售和美元跌至三年低位,为金融属性较强的铜带来了额外吸引力。另一方面,隔夜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美联储应该降低利率,且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这一表态缓和了短期市场避险情绪,带动风险资产大幅反弹,同样驱动了铜市场情绪回暖。

不过,混沌天成期货提醒,铜作为供需数据较为稳定的品种,在宏观环境转变的过程中能有更乐观的预期,但仍需谨慎应对市场的多变。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