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全球铜价迅猛上涨,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逼近每吨1万美元大关,沪铜主力合约表现强劲。受国内经济向好及两会政策预期支撑,沪铜价格持续攀升。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美铜价格上涨,带动沪铜上涨。投资者应关注沪铜走势及底部信号。

近期,全球价迅猛上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已逼近每吨1万美元大关。截至3月13日23时52分,伦铜暂时报收于9833美元/吨,年内涨幅近11%。同时,沪铜主力2505合约夜盘强劲,一度冲至80290元/吨。

沪铜价格自1月以来持续攀升,受国内经济向好及两会积极政策预期支撑。此外,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美铜价格上涨,投机资金涌入推高价格,美铜与非美地区铜价差扩大,带动沪铜上涨。

贸易流受美关税影响

自年初以来,宏观和基本面共振推动铜价持续上涨。美联储维持高利率,国内采用相对宽松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扩大投资,提振有色金属板块。同时,供给端偏紧,需求端国内电网利好预期,总投资额预计超6500亿。

沪铜价格上涨还受美铜价格影响,背后是美关税政策反复。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又提供缓冲期,导致美铜、伦铜、沪铜间出现巨额价差。

一季度国际铜供需最大变化是区域贸易流改变,受美关税影响,美铜与非美地区铜价出现明显价差,非美地区电解铜更多流入美国。智利铜产量小幅下滑,存在供应风险。

美元指数下跌对铜价有助涨作用,因伦敦铜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导致名义价格上升。但影响铜价的核心仍是经济前景、政策预期及实际供需。

现货加工费暴跌

随着铜价持续上涨,部分冶炼厂经营困难,尤其是依赖现货铜精矿的中小型企业。现货加工费TC已跌至负值,叠加废铜进口受限和粗铜供应紧张,冶炼厂面临亏损。

部分冶炼厂已采取减产、提前大修等措施,抑制铜精矿现货市场恶化。原料成本过高导致冶炼厂降低负荷,可能影响下游供应,对铜价构成支撑。

尽管部分冶炼厂亏损,但电解铜产量未受影响。2月中国电解铜产量环比增加4.44万吨,同比上升11.35%。冶炼厂开工率较高,库存略高,但已进入季节性去库阶段。

短期铜价易涨难跌

铜价持续上涨,投资者关注后续影响因素。需关注海外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国内经济复苏节奏。同时,铜品种自身基本面驱动因素也不容忽视。

2025年铜精矿长单TC降至低位,现货TC出现深度负值,冶炼厂生产压力增加。若更多冶炼厂计划外检修,可能进一步推高铜价。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美铜引领伦铜、沪铜现象持续。

从短期看,市场看涨情绪较浓,铜价易涨难跌。中期看,铜价有望回落。长期看,铜矿长协TC较低或提高冶炼厂减产概率,美国关税政策对铜需求影响小于情绪影响。整体用铜需求或保持增加,抬升铜价。

铜作为“技术—能源—安全”三角战略体系的核心基础材料,前景广阔。但目前铜价已涨至高位,介入时机不佳。投资者应关注沪铜走势及底部信号。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