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分化沪金领涨
AI导读:
3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整体偏弱运行,板块分化显著。贵金属板块表现强劲,沪金领涨,沪银守住8500元/千克关口。而黑色链商品、能化板块、有色金属等主要品种普遍走弱,氧化铝领跌。焦煤等品种也大幅下跌。
新华财经北京3月31日电(吴郑思、郭洲洋) 3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整体偏弱运行,板块分化显著。截至3月31日收盘,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422.76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38点,跌幅0.38%,本月该指数月度累涨0.14%。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1958.08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7.40点,跌幅0.38%。
板块表现方面,贵金属板块表现强劲,沪金以近2%的涨幅领涨商品市场,沪银也稳稳守住8500元/千克关口。盘中,金价创历史新高,突破730元/克。与贵金属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黑色链商品、能化板块、有色金属等主要品种普遍走弱。氧化铝领跌,跌幅超3.6%,焦煤、玻璃、烧碱、鸡蛋等多个品种收盘跌幅也在2%至3%以上。

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金价持续突破新高 油脂油料午后拉涨
3月31日,国内商品市场仅少数品种收涨,贵金属板块表现突出。在国际现货金价突破3100美元的推动下,沪金主力合约刷新历史新高,涨至730元/克上方,终盘以1.71%的涨幅领涨。日内,沪金主力合约累计增仓超2400手、净流入资金近8亿元,本月沪金主力连续合约期价累涨超7%。市场对国际贸易局势和美国滞胀风险的担忧加剧,避险情绪高涨。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二季度至年中,海外市场或持续出现类滞胀交易,利好黄金表现。
在金价上涨的带动下,白银价格也震荡上扬,但涨幅小于黄金。31日,沪银收盘上涨0.50%,月内再度收于8500元/千克关口上方。
受美国生物柴油需求预期提振,美豆油期价走强,带动国内油脂油料板块31日午后集体走高。外媒报道称,美国大型石油公司与农业带生物燃料生产商就大幅提高生物质柴油掺混要求达成基本共识,预计将带来500万至800万吨油脂需求增量。同时,假日植物油需求的积极预期也利多油脂市场。中信建投期货介绍,开斋节假期到来,棕榈油需求有望迎来增长,未来一周的棕榈油生产活动将受影响,预计将提振短期油价。
此外,美国农业部的种植意向报告即将发布,机构普遍预期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同比下降且低于预期,对油粕盘面形成短期支撑。但南美大豆收割进度较快,大豆丰产预期落地,大量上市后国内大豆到港将显著增加,供应增加预期将限制大豆及粕类的反弹空间。
氧化铝重挫超3% 再创逾一年新低 焦煤跌穿千元关口
与贵金属的飙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本金属板块表现疲弱。31日,氧化铝重挫3.61%,不仅领跌商品市场,还刷新了2023年12月中旬以来的新低。基本面过剩格局不改,是氧化铝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近期虽有氧化铝企业检修减产,但产量下降规模有限,新产能投产也增加了供应端压力。相比之下,下游电解铝需求增量受限,导致氧化铝过剩格局难改,价格难以摆脱弱势。机构对氧化铝后期普遍不看好,认为大规模调整才能推动价格大幅反弹。
除氧化铝外,主要工业金属31日也多数走弱。锌、镍收盘均跌超1%,铜跌0.92%,铝跌0.63%,仅锡小幅收涨。
黑色、能化板块也大面积走弱。焦煤重挫超3%,收盘跌破1000元/吨关口,近月合约更是跌停。供应宽松是焦煤价格弱势难改的主要原因。尽管上周国内钢厂高炉开工率小幅增长,日铁水产量同比增幅也扩大,但钢材需求不足,焦煤产业供需边际走弱,继续冲击原燃料需求前景。与此同时,煤矿生产稳定,焦煤库存回升,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焦煤价格积弱难返,跌势未止。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