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6月13日,大商所在青岛成功举办期货从业人员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培训班,百余名期货经营机构从业人员和产业企业期货业务人员参加。此次培训旨在提升从业人员产业服务能力,促进期现结合模式应用,内容涵盖油脂油料、铁矿石等期货品种,分享实务经验和创新模式。

为了提升期货从业人员产业服务水平,深化期货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助力青岛及山东地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13日,青岛证监局支持下,大商所携手青岛证券期货业协会(青岛协会)在青岛圆满举办“DCE·产业行——期货从业人员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培训班”。此次培训吸引了百余名青岛地区期货经营机构从业人员及青岛丽东化工等7家产业企业的期货业务人员参与。

据悉,加强与各地机构联动、服务实体经济,是大商所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此次青岛站活动,是继“期货衍生品市场服务青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深化与青岛证监局、青岛协会的合作,结合青岛自贸区提升战略,针对油脂油料、钢铁原燃料及化工产业需求,采用“线上+线下”“现场+远程”模式,提升从业人员产业服务能力,促进期现结合模式在区域经济中的深度应用。

培训中,大商所业务人员对油脂油料、铁矿石等现行品种,以及纯苯期货及期权、三个化工品种月均价期货合约进行了详细解读,增强了从业人员对相关规则制度的理解,为服务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银河期货青岛营业部总经理分享了服务产业客户的实务经验与创新模式,特别是利用玉米生猪等期货品种为种植户和养猪企业提供“保险+期货”服务的典型案例。

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期货投研科负责人聚焦化工企业风险管理,介绍了运用期货和期权等衍生工具应对全供应链风险的具体做法。青岛九州物资有限公司期现板块负责人结合铁矿石期现市场发展,分享了衍生品在贸易、套保等场景中的应用技巧,解析了期货工具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功能作用。

参训人员普遍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期货及衍生工具对管理价格风险、稳定生产经营、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性愈发显著。此次培训内容针对性强,讲师分享的案例和经验极具启发性和实操性,有助于提升期货从业人员专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增强区域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