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牧原股份5月生猪养殖成本降至约12.2元/公斤,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生猪产能持续过剩。成本控制能力正成为养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繁母猪存栏量高,猪价上行概率低,养殖企业在成本端发力。猪价触底需部分企业被动去产能。

牧原股份最新公布的5月销售数据显示,生猪养殖成本今年逐月下降,5月降至约12.2元/公斤,环比再降近0.2元/公斤。牧原将此归因于生产环节的持续优化。4月,神农集团高管预计,规模企业未来能将养猪成本降至10元/公斤。生猪供应过剩背景下,成本控制能力正成为养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生猪产能持续过剩。

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指出,成本竞争白热化源于行业“内卷”加深,产能过剩背景下市场普遍看跌未来猪价。养殖企业对猪价控制力弱,控制成本成关键。降低成本成为生猪养殖企业长期的核心战略目标。

中信建投期货养殖分析师魏鑫介绍,目前市场环境下,养殖企业无法有效控制猪价,主要能控制和调整的是饲养效率与成本。因此,降低成本成为养殖企业的核心发力点。行业处于“猪周期”底部,养殖成本决定企业生存能力。

中信期货研究所生猪高级分析师李艺华表示,高成本养殖企业在猪价下行周期中面临更大资金压力和现金流断裂风险。近三年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高于正常保有量,行业产能充足,猪价上行概率低,因此养殖企业在成本端发力,通过控制成本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6月以来,生猪市场情绪低迷,现货价格创本轮下行周期新低。李艺华结合期货盘面分析,当前生猪期货远月合约贴水现货,显示市场对下半年猪价悲观预期。供应是主导“猪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判断周期何时见底,需关注全国母猪产能何时见顶、新生仔猪数量何时下降。

魏鑫认为,近期猪价触及短期低点,但未扭转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市场存在下跌预期。后市产能方面,需关注能繁母猪存栏量和仔猪供应情况。产量方面,重点关注压栏和二育情况。魏鑫表示,猪价触底需部分企业被动去产能或“缩表”,这通常在一轮“猪周期”末尾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受养殖成本下降影响,上半年养殖企业盈利水平偏高。王俊表示,即便6月猪价持续下行,行业大面积亏损情况仍未发生。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13个月回升,魏鑫指出,在利润尚存情况下,行业产能“出清”困难。要实现产能出清,需行业出现整体性产能收缩。

李艺华认为,当前生猪自繁自养仍有利润,养殖企业财务情况较去年改善,行业暂不具备主动去产能动力。但随着猪价进一步下跌,自繁自养利润逼近盈亏平衡线,若下半年供应压力导致猪价继续下跌,养殖主体亏损后行业可能出现整体性产能去化。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