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市场各方高度关注。随着东北地区气温下降,玉米潮粮上市量减少,价格有望企稳回升。同时,进口玉米数量大幅下降,国产玉米需求增加,有助于价格回升。此外,国产小麦替代玉米优势已消失,未来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值得关注。

自2022年11月底以来,大连玉米主力合约期价累计下跌约750元/吨,同时国内现货玉米价格也经历了大幅下跌,尤其在河南等产区,跌幅接近1000元/吨。新疆新产玉米上市开秤价比去年低了800~900元/吨,市场各方对此高度关注。为稳定市场价格,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在东北地区展开了“托底”收购行动。此外,今年1月至10月,我国玉米进口量大幅下滑,而养殖行业利润可观,市场对玉米价格后市的悲观情绪逐渐消散。

东北气温骤降,玉米潮粮上市减少

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东北地区气温迅速下降,玉米潮粮的安全保管系数提升,农民不再急于出售。此前,由于11月上中旬吉林、辽宁等地气温较高,不少地区玉米潮粮出现霉变,农民不得不大量出售,导致市场供应过剩,部分深加工企业下调收购价格。但随着气温下降,玉米潮粮上市量迅速减少,预计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将企稳回升。

进口玉米数量同比大幅下降近三成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进口玉米数量仅为25万吨,同比减少87.7%;1月至10月累计进口量为1303万吨,同比减少29.9%。此前,进口玉米持续高位,对国产玉米市场造成冲击。但当前东北产玉米已可顺价销售至南方港口,预计未来国产玉米在南方销区的市场份额将增加。同时,市场预期未来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数量还将下降,国产玉米需求将持续增加,有助于价格回升。

国产小麦替代玉米优势消失

目前,河南等小麦主产区的小麦市场收购价持续回升,已回升至2400元/吨以上,小麦替代玉米的价格优势不再。此外,相关机构已公布2025年与2026年的最低小麦收购价格,意味着国产小麦价格将有一个“铁底”。从正常比价关系看,未来国产玉米价格的正常水平应在2280元/吨左右。同时,国产库存稻谷数量依然可观,未来是否大量出库并流入饲料原料市场,值得市场关注。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