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期货日报成功举办“党建引领投教,期货护航实体”优秀投教案例征集活动,期货经营机构通过案例沉淀、定制化培训、数字赋能等,将碎片化的案例、培训资源整合为模块化的知识库和服务平台,多维度服务实体,推动产融深度结合。

近日,期货日报成功举办了“党建引领投教,期货护航实体”优秀投教案例征集活动。期货日报记者查阅投稿后发现,期货经营机构通过案例沉淀、定制化培训、数字赋能等,将碎片化的案例、培训资源整合为模块化的知识库和服务平台,并根据不同企业特点,设计差异化投教内容,推动产融深度结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多维服务

打造系统化、全球化服务网络

记者了解到,南华期货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从简单地提供衍生工具到工具产品化,再到利用场外衍生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多维度服务实体。其系统化的服务网不仅提供基础的套期保值服务,还借助特色衍生工具助力企业风险管理,以“保险+期货”赋能乡村振兴,并推进国际化,构建全球24小时金融服务网络,已累计服务境内外实体企业超7000家。

自2023年起,南华期货推出期货行业年度服务实体经济白皮书,总结行业经验。此外,南华期货持续发布南华商品指数,该指数已成为观察中国大宗商品价格及经济发展动向的重要指标,为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提供新工具。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南华期货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创新推出极速交易系统、一体化投研平台,并全面升级App生态,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效率,增强客户互动。

“未来,我们将深化产融协同,构建更开放包容的期货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期货力量。”南华期货总经理助理王正浩表示。

案例沉淀

构建可复制的产业服务方法论

徽商期货研究所将服务产业的案例编撰成册,形成《产业服务案例汇编》,梳理出四大类19个典型案例,涵盖场内市场套保、“保险+期货”、场外市场等,为实体企业提供明确的风险管理指引。

“我们着力增强产业服务的标准化、可复制性、可推广性,为实体企业量身定制风险管理方案。”徽商期货董事长储进介绍。

徽商期货通过汇编典型案例,提炼标准化流程,为实体企业快速找到学习对象,降低学习成本,助力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

“投资者教育工作不仅承担普及金融知识的使命,更是服务实体经济、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路径。”储进表示,徽商期货将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

经验汇聚

定制化培训打通产融对接“最后一公里”

申银万国期货的“申达学苑”项目,围绕金融衍生品运用、企业风险管理实务等领域搭建专业化培训体系,解决传统投教痛点,推动产业风险管理服务走深走实。

“申达学苑”项目针对实体产业企业需求,建立讲师库,开展专题培训,为大型企业量身定制培训内容与实操指导,加强与交易所联动,助力产业客户深入了解期货市场

“作为国有期货公司,我们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聚焦期货市场功能发挥,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定制化服务,引导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和衍生工具管理风险、优化经营,推动产融结合。”申银万国期货党委书记、董事长尚恒表示。

“申达学苑”项目已推动30余家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显著平滑利润波动,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经验。

数字赋能

投教内容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云财富期货的“云期研选”视频栏目,以数字技术为抓手,将投教升级为双向互动。该栏目累计创作超过450条,粉丝量超过2.3万,打造专业化、数字化、精准化的投教新模式。

“云期严选”通过短视频、直播、AI数据分析等形式,将复杂产业分析和套保策略通俗化,降低投资者学习门槛,实现投教与产业服务无缝衔接。

云财富期货与新疆当地企业交流风险管理,探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应用,促成多项套保合作,连接东部金融资源与西部产业需求。

“云财富期货坚持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聚焦东西部资源对接,在乡村振兴、产业套保、数字投教等领域持续探索创新。”云财富期货总经理袁万勇表示。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