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非法经营证券期货犯罪典型案例
AI导读:
公安部公布5起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典型案例,涉及非法配资、非法从事期货经营业务、直播变相非法荐股等,涉案金额巨大。警方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3月21日,公安部公布5起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典型案例,涉及上海、江苏、安徽、广东等地,揭示了非法配资、非法投资咨询等犯罪活动。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成功侦办一批重点案件,维护了资本市场秩序,保护了投资者权益。这些案件主要涉及巨额非法配资、非法从事期货经营业务、直播变相非法荐股。
两起非法配资案,杠杆比例高达10倍
五起典型案例均可划归为非法经营,但具体形式有所不同,最终结果均是犯罪者牟取巨额暴利。一类是通过经营非法配资牟利,如上海李某、安徽王某浩案,涉案金额均高达数亿元。
上海李某案中,李某、蒋某锋在无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经营资质的情况下,提供配资资金进行证券交易,非法获利1100余万元,已被判刑并处罚金。安徽王某浩案中,王某浩等人搭建场外配资平台,提供3至10倍杠杆配资用于炒股,涉案金额4.2亿余元,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
场外配资俗称借钱炒股,是一种非法的高杠杆融资工具,高杠杆特性使得投资风险剧增,且场外配资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投资者应远离场外配资。
非法从事期货业务,私自搭建平台获利巨大
另一类案件为从事非法经营期货类交易,如江苏谢某平、广东王某增案。谢某平等人私自搭建期货交易平台,从事非法期货经纪业务,非法获利8500余万元。王某增等人则开展非法期货投资咨询业务,涉案交易金额5000余万元。
这类非法金融活动通过虚构资质、操纵技术手段或虚假宣传,对投资者造成多维度危害,如资金被用于高风险活动、通过高额手续费等手段侵蚀本金。
新套路:销售普通商品为掩护,变相提供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服务
第三类案件为以销售普通商品为掩护变相提供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如广东金某犇案。金某犇等人开设公司并搭建小程序、直播间,以销售人参酒、人参粉等为掩护,提供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涉案交易金额3000余万元。
此类操作模式看似“创新”,实则暗藏多重风险,如商品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推荐的股票代码可能为“杀猪盘”套路。
公安部强调,将持续打击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