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公安部公布5起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典型案例,涉及上海、江苏等地。案件主要涉及巨额非法配资、非法从事期货经营业务及直播变相非法荐股。投资者应警惕场外配资和非法期货风险,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3月21日,公安部公布了5起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典型案例,这些案件涉及上海、江苏、安徽、广东等地。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投资者权益,公安部对此类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针对场外配资、非法投资咨询等犯罪活动展开严厉打击,成功侦办破获了一批重点案件,有效震慑了犯罪活动,维护了资本市场秩序,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这些案件主要涉及巨额非法配资、非法从事期货经营业务以及直播变相非法荐股。

两起非法配资案,杠杆比例甚至高达10倍

根据公安部的归类,五起典型案例均可划归为非法经营,但具体形式有所不同,最终结果均是犯罪者牟取巨额暴利。其中,上海李某、安徽王某浩两个案件属于通过经营非法配资牟利,涉案金额均高达数亿元。

李某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蒋某锋在无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经营资质的情况下,对外募集资金并招揽配资客户,提供1:1至1:5的杠杆比例,非法获利1100余万元。王某浩案中,犯罪团伙在未获得证券业务经营资质的情况下,搭建场外配资平台,招揽客户4700余人,提供配资4.2亿余元。

场外配资俗称借钱炒股,是一种非法的高杠杆融资工具。高杠杆的特性使得配资公司的借款金额往往高出投资者支付的本金数倍,一旦投资亏损,投资者不仅可能损失本金,还可能倒欠配资公司。因此,投资者应远离场外配资。

非法从事期货业务,私自搭建期货交易平台获利巨大

第二类典型案例为从事非法经营期货类交易,江苏谢某平、广东王某增两案属于此类。谢某平涉嫌从事非法期货经纪业务,私自搭建期货交易平台,发展客户6300余名,非法获利8500余万元。王某增则开展非法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吸引客户通过其提供的期货交易软件开立账户,涉案交易金额5000余万元。

这类非法金融活动通过虚构资质、操纵技术手段或虚假宣传,对投资者造成多维度危害。非法平台可能未接入正规资金存管系统,投资者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此外,非法平台还可通过高额手续费、强制平仓等手段侵蚀本金。

新套路:销售普通商品为掩护变相提供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服务

第三类典型案例为以销售普通商品为掩护变相提供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广东金某犇案件属于此类。金某犇等人在未获得相关证券业务经营资质及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的情况下,开设公司并搭建小程序、直播间,以销售普通商品为掩护变相提供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服务。

该团伙通过直播间讲授股票知识,吸引观众高价购买商品并获得股票代码及买卖价格等信息。这种操作模式看似“创新”,实则暗藏多重风险。投资者需高价购买商品才能获取股票推荐,而推荐的股票代码可能为“杀猪盘”套路。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