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虽然玉米丰产,但进口减少使得总供应量较上年同期下降,需求端稳中有增,玉米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随着玉米上市量过半,有效供应减少,玉米期现货价格或存在上涨空间。

玉米供需紧平衡,期现货价格或存上涨潜力

近期,尽管我国玉米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但受进口量大幅下降影响,玉米总供应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与此同时,需求端保持稳定增长,使得玉米市场维持紧平衡状态。随着玉米上市量过半,市场有效供应将进一步减少,为玉米期现货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潜在空间。

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玉米期货市场在消化完丰产利空因素后,呈现震荡走高态势,一度反弹超过130点。展望未来,随着东北玉米收购进度的加快,下游需求的好转,以及玉米进口量的持续下降,玉米市场的总体供需结构将进一步趋紧。在多重利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玉米期货价格有望继续上行。

玉米丰产压力缓解,上市进度加快

据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的报告,2024/2025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及总产量均较上年有所增加。然而,庞大的丰产压力一度导致玉米期货价格震荡走低。但随着玉米期现货价格跌至相对低位,贸易商开始积极采购囤货,玉米收购进度显著加快。截至目前,东北和黄淮地区玉米收购进度均超过50%,为近7年以来次高水平。这有效缓解了后期玉米上市压力,为玉米价格的进一步反弹奠定了基础。

此外,国储部门二次收储的消息也为玉米现货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储粮集团公司及所属相关企业将进一步增加2024年国产玉米收储规模,这不仅是政府稳定玉米价格的重要手段,也客观上减少了玉米市场整体供应量,减轻了市场供给压力。

下游需求好转,玉米消费量增加

玉米下游需求主要包括饲料需求和深加工需求两类。其中,饲料需求占比较大,接近70%。近两年,由于养殖产品价格低位运行,玉米的饲料需求并不旺盛。但随着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跌至近几年低位,生猪、肉鸡、蛋鸡等养殖成本降低,存栏量维持偏高水平,对玉米等饲料原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饲料厂在玉米价格反弹后,受“买涨不买落”心理影响,入市采购意愿增强,库存开始迅速回升。同时,玉米深加工方面,由于下游需求较好,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加大了玉米采购量。这使得玉米消费量进一步增加,为玉米价格上涨提供了动力。

进口量大幅下降,减轻国内供应压力

由于国内玉米丰产、价格持续低位徘徊,玉米进口利润下降,2024年我国玉米进口量急剧减少。据海关数据,2024年1—11月玉米进口量共计1342万吨,同比减少约39.5%。预计全年进口量将低于1400万吨,比上年进口量减少1300万吨以上。这有效减轻了国内玉米市场的供应压力,为玉米价格上涨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为我国近10年玉米进口量(单位:万吨),显示出近年来进口量的变化趋势。

综上所述,虽然玉米丰产,但受进口量大幅下降、下游需求好转等多重因素影响,玉米市场维持紧平衡状态。国有部门的国储收购进一步引领深加工商、贸易商、饲料厂积极入市,后期随着玉米上市量过半,有效供应减少,玉米期现货价格或仍有上涨潜力。

(作者单位:中天研究院;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