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纯碱市场展望:供需矛盾依旧严峻
AI导读:
2024年纯碱行业经历大规模投产和去产能阶段,导致供应过剩、价格大幅下滑。展望2025年,纯碱市场仍面临新增产能压力和需求端亮点匮乏的挑战,整体供需矛盾依旧严峻。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寻找合适的投资策略。
2024年,纯碱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大规模投产计划的逐步实施,加之光伏和浮法玻璃行业步入去产能阶段,市场呈现出供应过剩而需求疲软的态势,行业库存持续累积,价格因此遭受重创,从上半年的高点2471元/吨大幅下滑至9月份的低位1317元/吨,跌幅高达46.7%。展望2025年,纯碱市场的走势又将如何?
一、新增产能压力依旧严峻
近年来,纯碱行业一直处于大规模投产的浪潮中。2023年,行业新增投产650万吨,2024年继续增加190万吨,总产能已达到3828万吨,供应压力显著增大。周度产量大部分时间维持在70万吨以上,高位时甚至突破75万吨,同比往年大幅增加。进入2025年,新增产能的压力依然不减。近期,江苏德邦60万吨产能即将释放,连云港碱业110万吨产能大概率在一季度投产,中天碱业30万吨产能也将在2025年释放。此外,湖北地区还有合计产能100万吨计划投放,远兴二期虽有280万吨产能计划于2025年底投产,但根据以往的投放节奏,很可能会延期。除去远兴二期的产能,2025年新增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占目前产能比重约7.8%。
随着上游煤炭和原盐价格的下跌,纯碱行业的成本端有所下移,联碱企业盈亏均衡,而氨碱企业则小幅亏损。纯碱行业集中度较高,尤其龙头企业如金山和远兴能源具有成本优势,但目前联合挺价意愿不强,整体行业开工仍处于高位,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二、需求端亮点匮乏
浮法玻璃行业在经过2024年的去产能后,供需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行业库存压力有所减轻。当前,玻璃行业的煤炭和石油焦产线小幅盈利,但天然气产线仍处于亏损阶段。预计供给将以窄幅震荡运行为主,上半年日熔量或降至15.5万吨后再小幅回升,整体供应相对去年有所缩减,但对纯碱的需求提振作用有限。
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延续了快速扩产的势头。然而,需求端却未能跟上,光伏玻璃进入快速累库阶段,行业亏损严重。7月份后,企业纷纷采取冷修和堵窑口减产措施,甚至有些产线在年初刚点火后又进行了冷修,直逼2018年行业寒冬时期。目前,光伏日熔量已降至8.1万吨,从高位下降了30%。经过去产能后,库存有拐头向下的趋势,但仍处于高位。按新增装机推测,2025年全球光伏玻璃需求增速为9.57%。然而,由于光伏玻璃出口退税下调以及国外加征关税的背景,国内光伏玻璃需求预计会受到一定影响。叠加目前光伏玻璃行业还需要消化高库存压力,预计2025年光伏玻璃整体供给相对2024年将小幅缩减。
与此同时,碳酸锂和出口预计会呈现正增长。碳酸锂行业在2024年延续了高增长模式,2025年尽管有数个矿山停产维护,但有更多新项目投产贡献增量。根据SMM预估,2025年碳酸锂产量预计增加25%至81.75万吨,相应消耗的纯碱量为163.5万吨。在进出口方面,2025年国内仍存在新增供给,内盘价格承压较大,纯碱出口优势大于进口。

三、市场展望与策略
上周,受盘面拉动以及远兴检修传闻的影响,西北部分碱厂涨价,提振了市场信心,下游适量补库。然而,本周下游备货已进入尾声,部分轻碱下游提前放假,需求下滑,行业将进入累库阶段。当前库存压力较高,纯碱厂库存已达143.11万吨,社会库存超过30万吨。经过春节期间累库,库存将进一步攀升。从重碱的刚需消耗来看,重碱周产量约为40万吨,而光伏目前日熔量为8.1万吨,浮法日熔量为15.7万吨,重碱周耗不到35万吨,因此重碱将继续累库。节后需观察是否会有阶段性补库行情,但在纯碱供需矛盾未解决的背景下,即便有补库行情,预计量和持续时间也较短。
关于远兴即将在3月检修的传闻,市场正在进一步跟踪。然而,即便远兴进行检修,也难以改变长期的供需格局。因此,期价难有实质性的上涨,仍面临高位承压的格局。整体来看,2025年纯碱行业仍面临供需过剩的矛盾。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的整体供应将弱于2024年,重碱刚需减弱;而碳酸锂需求将延续正增长模式;预计2025年纯碱出口将大于进口。供给是核心矛盾,在仍有新增产能压力的背景下,开工也未见明显下滑,行业仍延续着高供应模式。
在策略上,投资者可以寻找反弹逢高做空的机会。但由于产能集中度过高,当价格跌至现金流成本附近时,建议止盈离场。在价差方面,由于纯碱尚未去产能,玻璃的供需基本面将好于纯碱。因此,投资者可以阶段性关注低位多玻璃空纯碱的策略。
(文章来源:国投期货,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