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月3日午后,国债期货市场出现跳水行情,带动其他期限国债走弱。与此同时,股票市场呈现复苏迹象。分析人士指出,国债市场能否形成趋势性调整仍需观察,同时需关注货币政策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1月3日午后,国债期货市场风云突变,2025年以来表现最为强劲的资产——国债期货出现跳水行情。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在午后由涨转跌,此前一度上涨0.9%,而30年期国债活跃券“24特别国债06”的收益率上行幅度扩大至2bp,现报1.86%。这一跳水行情不仅影响了30年期国债,还带动了其他期限国债的走弱。

与此同时,股票市场却呈现出复苏迹象,三大指数跌幅明显收窄。面对国债期货的跳水,市场开始关注国债走势的后续演绎,以及这是否会成为股市的转机。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市场对于2025年的预期尚未完全打破,但要打破国债市场的一致预期,仍需更多力量。

具体来看,1月3日国债期货市场的跳水行情中,3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13%,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2%,5年期主力合约涨幅收窄至0.21%,2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9%。银行间现券长端也呈现转弱趋势,7-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约0.5bp。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债市场的多头力量依然强大。自人民银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报道央行约谈部分交易激进的金融机构以来,国债市场虽然有所调整,但幅度并不大,且近期不断创出新高。与国债市场的强势相比,股指、人民币汇率和主流商品期货市场则显得较弱。

那么,国债市场能否形成趋势性调整呢?分析认为,不利于国债市场的因素包括市场对2025年通胀水平预期不高、对货币政策预期较高以及对地缘和国际贸易扰动的担忧。信达证券认为,2025年货币政策进一步转松是大势所趋,而中航证券则提醒需警惕债市情绪过热和政策变动带来的短期回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