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通过回顾国债期货各品种上市以来历次交割数据,分析实际交割券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发现IRR大小显著影响交割券选择,流动性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主要交割券IRR排名不高时可能曾出现阶段性正套窗口,少数情况下交割券选择与其他交易需求有关。

国债期货实物交割机制是驱动其价格向现货回归的关键制度,对内部收益率(IRR)及基差交易等套利策略至关重要。基差、IRR、跨期价差及可交割债券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市场参与者的交割意愿。随着国债期货市场逐渐成熟,交割主体日益多元,临近交割月,价格收敛特征明显,市场表现平稳。同时,合约条款的完善及套利策略的增加,也促使国债期货市场交割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基于历史交割数据,深入剖析实际交割券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期现交易策略提供参考。

[A][研究背景]

通过回顾2年期(TS)、5年期(TF)、10年期(T)国债期货品种上市以来的交割情况,笔者发现,日均IRR较高的可交割券更常成为主要交割券,表明正套策略对交割环节有显著影响。正套收益的大小通常主导空方交割券的选择。此外,现券流动性也是选择交割券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在IRR水平相近的情况下,流动性更好的现券更易成为主要交割券。若IRR收益足够吸引人,空方也会主动寻找非活跃券进行交割套利。少数历史合约的主要交割券缺乏正套性价比,空方选择这些券交割可能出于其他交易需求。

本文聚焦于国债期货交割特征中的交割券选择。我国国债期货实施空头举手交割制度,卖方有权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交割券种。理论上,持有至交割时收益率最高(CTD券)的现券是卖方的最优选择。然而,实际交割券是否均为正套收益高的现券?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投资者选择?为解答这些问题,笔者采用IRR指标,衡量空头使用各可交割债券进行期现套利并持有至交割的收益率,并与3个月同业存单利率水平进行对比,以评估IRR策略的吸引力。

除考虑期现套利的理论收益率外,若债券成交量过小,现券交易的冲击成本可能较高,降低套利策略的实际收益。因此,笔者还重点分析了实际交割券的流动性特征。下文对部分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存续期间的所有可交割债券的日均IRR和成交量进行排名,对比实际交割中交割量最大的债券,分析其IRR水平和流动性在所有可交割券中的相对位置,以探究国债期货交割择券的主要考量。

[B][TS合约历史交割券分析]

图为TS交割量最大国债日均IRR排名(主力合约期间)

IRR对交割券选择有显著影响。自TS国债期货合约推出至TS2306合约,共有19个合约进行了交割。历年数据显示,最大交割债券的日均IRR排名前三的合约占比高达95%。趋势上,2019年以来,TS历史合约实际交割占比最大的交割券主要为日均IRR排名前两位的可交割券;2021年以后,基本集中在IRR排名最高的可交割券上,期现套利收益主导交割券选择的规律愈发明显。然而,交割券的流动性水平规律不明显,既有活跃度高的合约,也有活跃度偏低的情况。IRR水平是首要考量因素,流动性高的交割券IRR具有吸引力时,投资者更愿意购入活跃券参与套利;当流动性低的交割券IRR具备足够吸引力时,投资者也会主动搜寻现券参与套利。

部分合约最大占比交割券IRR水平偏高但非最高,可分为两类情形:一是IRR水平差距不大时,流动性更好的现券更易成为主要交割券,如TS2003、TS2006和TS2009合约;二是占比最大的交割券缺乏正套机会,如TS1906合约。

[C][TF合约历史交割券分析]

自TF国债期货合约推出至TF2306合约,共有39个合约进行了交割(TF1312—TF2306合约)。本文讨论范围为TF1509合约以后交割的合约,因TF1509合约起实行卖方举手交割制度,此前交割规律不同。从历次交割占比最大的交割券日均IRR排名来看,在TF1509至TF2306的32个合约中,大部分情况下,投资者均选择IRR排名前三的可交割券(占比84%)。与TS合约类似,实际交割券的流动性特征不明显,存在较多流动性较差的合约成为交割主力券的情况。空头择券交割时,主要考量正套收益大小。趋势上,2019年以来,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每次交割占比最大的可交割券基本为IRR排名前两名的现券,正套收益大小主导交割券选择的规律愈加凸显。不过,2019年以前,多次出现过交割主力券IRR排名低的情况,归因如下:

一是合约条款调整影响交割券选择。如2015年3月16日,中金所调整5年期国债期货可交割券剩余期限范围,TF1512合约首次实施。由于剩余期限在5.25年以上的现券被剔除,可交割券数量大幅缩减。TF1509合约所有实际交割券均为剩余期限5.25年以上的现券,占比最大的交割券150014是剩余期限6.86年的7年期国债,具备性价比且流动性好,便于投资者获券交割。2018年2月13日起,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可交割券范围调整,新增发行期限不高于7年的约束,TF1812合约首次实施。这次调整剔除很多老券,可交割券总数降低。TF1809合约交割量最大的现券为发行期限15年的老券080023.IB,流动性差且非IRR最高,推测有投资者抓紧TF1809合约窗口期将老券通过交割了结。二是阶段性出现IRR偏高的交易机会。如TF1609、TF1703等合约,主要交割券日均IRR排名不高,但出现过阶段性IRR高出同业存单的套利机会,IRR水平更高、正套窗口期更长的交割券对应交割量更高。

[D][T合约历史交割券分析]

T合约日均持仓和交易量在三个国债期货品种中最高,非主力合约期间也有交易量,可能有期现套利策略参与。因此,在测算T国债期货可交割券日均IRR时,将合约存续期纳入考量。自T国债期货合约推出至T2306合约,共有32个合约进行了交割(T1509—T2306合约)。大部分情况下,投资者均选择IRR排名前三的可交割券(占比84%)。趋势上,2019年以后,主要交割券的日均IRR排名更倾向于靠前的券;2019年以前,IRR水平偏低的可交割券成为主要交割券的情况更多。实际交割券的流动性特征不明显,存在很多流动性较差的合约成为交割主力券的情况。如T2112、T2203等合约,交割券集中在不活跃的债券上,受流动性溢价影响,不活跃债券价格偏低,更易成为CTD券,在IRR具有吸引力时,投资者愿意主动搜寻非活跃券进行交割获利。空头择债券交割时,正套收益大小是主要考量因素。不过,也存在主要交割券日均IRR排名不高的情况,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占比最大的交割券为主要CTD券之一,如T1809、T2006合约。二是阶段性出现IRR偏高的交易机会,如T1509、T1609等合约。三是阶段性成为CTD券但缺乏正套机会,如T2212合约。四是不为CTD券且缺乏正套机会,如T1712合约。

[E][研究结论]

通过回顾TS、TF、T三个国债期货品种上市以来的历史交割券数据和市场环境,得出以下结论:一是IRR大小显著影响交割券选择,且近年来关联度更高。在83个历史合约中,87%的合约主要交割券是在所有可交割券中日均IRR排名前三位的现券。二是IRR水平差距不大时,流动性更好的现券更易成为主要交割券。三是主要交割券IRR排名不高时,大概率曾出现过阶段性正套窗口。四是少数情况下,主要交割券缺乏正套机会,交割券的选择或与其他交易需求有关。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