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综述:贵金属、碳酸锂等价格走势分析
AI导读:
本文综述了大宗商品市场贵金属、碳酸锂、工业硅、镍、铅、不锈钢、铝、锌、锡、铜的价格走势,分析了各品种的市场供需、库存及政策影响等因素。
贵金属市场方面,由于美国生产端通胀同比数据超出市场预期,贵金属价格尾盘出现下跌。具体来看,沪金主力合约价格下跌0.59%,报收于625.52元/克;沪银主力合约价格下跌1.67%,报收于7814元/千克。美国11月PPI同比增长3%,高于市场预期的2.6%和前值的2.4%,环比则增长0.4%;核心PPI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3.4%和0.2%。欧洲央行宣布今年第四次降息,幅度为25个基点,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也分别降息50个基点。部分多头资金选择止盈,美国通胀上行的表现增加了2025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贵金属价格可能呈现宽幅震荡。
碳酸锂市场方面,现货价格保持稳定,而期货价格则略微上涨。具体来看,01合约价格微涨0.59%,报收于77050元/吨。12月12日,01合约持仓减少8708手至15.96万手,主力合约陆续换月。宏观情绪偏强,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现货市场以刚需采购为主,库存水平持稳,后续或重回供应过剩的长线逻辑。近期宏观情绪扰动,投资者需留意价格波动加剧的风险。
工业硅市场方面,北方大厂有所复产,反弹压力依然存在。12月12日,Si2501主力合约呈震荡走势,收盘价11760元/吨,较上一收盘价涨跌幅-0.21%。据百川盈孚消息,此前新疆大厂因线路检修导致的部分停炉本周陆续恢复开工,预计供应大幅下降预期有所缓解。叠加近期仓单大幅注册,盘面反弹压力仍存。策略上,投资者可尝试逢高做空机会。
镍市场方面,尽管有消息刺激,但过剩格局依然压制反弹空间。12月11日,印尼能矿产部重申了进一步限制镍产品生产的计划,以提高大宗商品价格并保护国内产业,但未透露具体措施与实施时间。宏观方面,投资者需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财政政策内容。镍矿方面,印尼计划重新审查RKAB镍矿商合规性消息暂无后续,印尼镍矿价格在供应放宽情况下承压。原料方面,三元电池产业链下游对上游采购需求不佳,硫酸镍在利润倒挂状态下维持减产,价格弱稳运行;中间品供应维持增量。供需方面,过剩格局仍是基本面主线,传统淡季镍基本面难有起色。库存方面,海内外库存维持趋势性累库,上周中国精炼镍社会库存增加2145吨至46221吨,增幅4.87%。
铅市场方面,安徽解除环保管控后,铅价承压运行。原生铅方面,检修与复产并存,湖南、广东、云南等地部分炼企计划检修,预计原生铅产量整体呈现略下降趋势。再生铅方面,由于冶炼利润尚好,近期再生铅冶炼企业复产积极性较高,安徽重污染天气解除后,再生铅供应整体将呈现增量。需求方面,下游存在畏高慎采情绪,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市场更换需求低迷,电池厂开工率有所下降。库存方面,全国主要市场铅锭社会库存为5.08万吨,较前期有所减少。
不锈钢市场方面,负反馈逻辑未完待续,期价缺乏反弹动能。消息面上,印尼能矿产部重申了进一步限制镍产品生产的计划。宏观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带来政策期待,短期宏观情绪偏多。镍矿方面,印尼镍矿价格承压。原料方面,负反馈压力仍在持续,近期高镍铁采购价处于较低水平。供应方面,不锈钢产量维持高位,需求方面则表现不佳。社会库存方面,本周不锈钢社会库存有所去化。
铝市场方面,氧化铝持续关注库存变化,铝价低位震荡盘整。美国经济数据符合预期,国内政策信号积极,宏观情绪偏暖。海外澳洲氧化铝成交价下降,带领氧化铝期货价格快速下行。电解铝冶炼厂部分检修技改,但整体供应仍保持高位。下游需求方面,传统线缆消费及新能源消费仍提供支撑,但进入淡季后出口消费可能明显收缩。社会库存低位出现累积,但下方空间有限。
锌市场方面,软挤仓风险仍存,锌价高位震荡整理。国内政策信号积极,市场情绪回暖。矿端供应紧张,TC低位回升缓慢,国内炼厂利润亏损导致精炼锌产量压缩。期货仓单保持低位,社会库存低位去库,软挤仓行情仍在运行。
锡市场方面,短期震荡承压运行。11月精锡产量环比增长和同比增长均较为明显。原料矿端供应仍偏刚性,需密切关注原料市场动态。当前供需矛盾不突出,下游逢低采买积极性仍在,库存继续小幅去化。短期跟随宏观情绪波动,国内政策利多情绪有所消化,美元指数延续反弹,锡价或以震荡承压运行为主。
铜市场方面,美指延续反弹对铜价形成压制。美国11月PPI通胀数据意外加速,美元指数再次反弹。国内宏观态度积极,但现实需求验证仍需时间。国内库存保持去化,对短期价格仍有支撑。整体来看,铜价可能维持偏震荡走势。
(文章来源:广州期货,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