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19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在深圳召开,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强调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提出增加开放品种、拓展跨境合作,并推动期货品种扩面、提质、增效,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12月7日,第19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在深圳隆重召开,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出席并发表讲话。陈华平强调,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陈华平指出,期货交易所在新品种的开发和老品种的优化上,需具备战略和全局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商业和技术上的考量。同时,期货经营机构需转变经营理念,注重服务、管理和合规风控的提升,而非单纯的价格竞争。

深化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拓展跨境合作新领域

陈华平明确表示,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他真诚欢迎全球各地的朋友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建设,共享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成果。

具体而言,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将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持续增加开放品种,稳步推动符合条件的期货期权品种成为特定品种,直接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并分批有序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期权交易的品种范围。

二是拓展跨境合作,支持境内外交易所开展结算价授权、跨境商品ETF等业务,允许境外交易所推出更多挂钩境内期货价格的金融产品,推动中国期货价格国际化。

三是积极推进监管交流,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的先进经验,构建与开放环境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推动形成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国际监管规则。

回顾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截至目前,已上市143个期货期权品种,广泛覆盖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交易总量方面,今年1至11月,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金额达到561.99万亿元,同比增长7.98%。客户结构方面,法人客户持仓占比达64.93%,特殊法人日均权益占比达50%,产业和机构客户已成为期货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

在价格影响力上,大部分期货品种价格已成为境内贸易定价基准,如原油、橡胶、PTA、铁矿石等开放品种在亚太地区具有显著的价格影响力,被广泛用于跨境贸易定价参考。

推动期货品种扩面、提质、增效,服务实体经济

陈华平指出,交易所无论是开发新品种还是优化老品种,都需具备战略和全局思维。他强调,要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支持对国民经济带动力强、影响力大、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地位重要的行业发展。

期货品种是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载体。期货交易所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动期货市场品种发展扩面、提质、增效,为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奠定基础。

扩面要聚焦重点领域,服务农业强国、制造强国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有序拓展品种布局,扩大期货市场的产业覆盖面。提质要深入市场一线,加强调研,充分听取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类型企业的意见,设计符合现货市场和企业经营实际的合约及规则。增效要完善交易制度,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品种连续活跃,使产品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

此外,陈华平还强调,期货机构需转变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客户需求,加强调查研究,改进产品和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树立差异化经营理念,避免低水平竞争。

“竞争是推动行业机构发展的动力,但我们要比服务、比管理、比合规风控,而非简单地比价格。”陈华平总结道。

(图片来源:大会现场;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