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近日连续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累计净投放达2361亿元,对债市产生显著影响。债市整体呈现回暖态势,但资金面紧张局面仍一定程度存在。未来债市走势可能仍面临不确定性。

  北京商报讯(记者刘四红)近日,央行连续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累计净投放达2361亿元,对债市产生了显著影响,引发市场广泛关注。3月18日,央行开展273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156亿元;次日,又开展295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1205亿元,操作利率维持在1.5%。

  债市受此影响,整体呈现回暖态势。Wind数据显示,3月18日,国债期货多数品种小幅收涨,其中10年期、5年期和2年期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09%、0.07%和0.06%。然而,截至3月19日全天收盘时,国债期货多数下跌,市场情绪对短期品种的担忧依然存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央行净投放通常会直接增加短期资金的供给,从而带动短端利率下行,对债市来说,央行的净投放为债市注入了流动性,增强了市场信心。同时,资金面整体表现为流动性改善,但紧张局面仍一定程度上存在。隔夜和7天期Shibor品种下行,但14天期和1个月期品种上行。

  中国银行间市场的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呈现下行态势。其中,10年期国开债和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2.25基点。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瞿瑞评价称,央行转为净投放,暂时缓解了市场对持续收紧流动性的担忧,带动短端利率小幅修复,市场多头情绪有所缓和。

  明明补充道,央行净投放增加了市场整体流动性,部分资金可能流向股市,利好权益资产表现。但债市整体仍处于逆风环境中,长端收益率受预期及情绪等因素影响还会震荡。

  展望未来走势,瞿瑞认为,短期内,债市将窄幅震荡,长债收益率将在1.8%—1.9%区间震荡,短端利率有望企稳。中期而言,随着短期扰动消退,资金面有望边际缓和,债市有望企稳。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