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3日上午传出消息称,某大型多晶硅龙头企业或主导并购剩余硅料产能,受此传闻刺激,光伏概念股大幅拉升。业内专家指出,需通过市场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但并购所需资金庞大,预计会有配套政策出台。

13日上午,传出消息称某大型多晶龙头企业在近期组织投资者交流时透露,未来或由硅料行业的前六家头部企业来收并购剩余的所有硅料产能。这一传闻刺激了光伏概念股,当日大幅拉升。

截至13日收盘,东方日升涨幅达16.96%,大全能源上涨13.99%,京运通、协鑫集成均涨停,通威股份、中来股份等涨幅超5%。多晶硅行业的这一动向备受关注。

记者多方求证获悉,业内确有人在筹划并建言此方案以推动光伏破局,但方案是否获监管部门认可尚不确定。不过,企业层面已达成一致。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仅是头部厂商提出此建议,小型硅料企业尚未表态。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产能控制和行业并购重组是必然趋势。业内专家指出,前六家如能达成一致降负荷,可稳定价格,待条件成熟再考虑并购。

SOLARZOOM光储亿家副总裁马弋崴表示,若按50%开工率,多晶硅价格难挺至4.5万元-5万元/吨。考虑到政策影响,预计全行业需降至30%开工率才能稳价。

提及的政策指今年5月31日后实施的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根据规定,自6月1日起,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马弋崴认为,市场化手段是解决消纳问题的关键,能源成本需降低。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表示,需通过市场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

业内人士指出,并购收储所需资金庞大,部分企业如通威等尚处亏损,资金不足。政府不太可能无偿出资,但预计会有配套并购贷款政策出台。

通威股份表示,2024年度公司总体N型硅料产出比例超90%,将根据实际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规划,持续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硅料的需求。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