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晶硅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供过于求导致价格走低,库存累积。企业降低开工率以缓解库存压力,但非长久之计。多晶硅期货上市为行业带来新机遇,企业与贸易商合作加深,期待共同开拓市场。行业前景广阔,谁能在艰难环境里熬得更久,谁就能在行业回暖时享受更多红利。

A 去库降产:多晶行业的困境与权衡

春节过后,新疆一家多晶硅企业的营销团队全员出动,带着样品奔赴全国,以期消化堆积如山的硅料库存。当前,多晶硅企业正面临严峻的周期性挑战,供过于求导致价格走低,库存累积。

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松动,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下跌5%。同时,多晶硅期货价格也持续下探,主力合约盘中触及历史低位。库存方面,截至当周,多晶硅工厂库存处于近年来高位。

面对仓储成本和资产价值缩水风险,企业纷纷降低开工率,以缓解库存压力。新疆多晶硅企业开工率均保持在50%以下,静待市场转机。然而,低开工率虽能缓解供需失衡,却非长久之计,固定成本分摊导致产品成本上涨,加剧经营压力。

尽管如此,多晶硅企业仍怀揣坚定信念,认为眼前的困难只是短暂阴霾,坚持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探寻应对之策。

B 迎接挑战:多晶硅市场的坚守与突围

随着西南地区丰水期的临近,多晶硅市场迎来新的挑战。市场关注西南地区是否会大幅提升开工率,加剧市场复杂性。然而,即便进入丰水期,西南企业也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把控开工率。

当前,单独决定开工或不开工,对整体市场而言,均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数据显示,2025年多晶硅供应量预计高出需求26.55万吨,供需错配问题亟待解决。

新疆多晶硅企业凭借电价优势,在行业变革中拥有底气。当地电价水平远低于其他地区,成为企业抵御成本冲击的“护城河”。企业普遍认为,谁能在这艰难环境里熬得更久,谁就能在“春天”到来时站在行业潮头。

尽管当前亏损严重,但企业仍对行业抱有希望,资金充裕,愿意赌一把。在谈及成本问题时,企业直言不讳地称,成本论在当前情境中意义不大,供需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

C 期货赋能:多晶硅行业的新机遇

多晶硅期货的上市,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之前,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下游客户,都很少与贸易商打交道。而今,企业对贸易商的态度出现大转变,期待与贸易商合作,共同开拓市场。

多晶硅企业普遍认为,把货物交给贸易商相对省心,可解决回款问题。成为交割品牌,意味着企业产品质量得到权威认可,有利于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因此,不少企业正积极开展期货业务,招聘期货业务人员。

然而,也有企业认为,期货市场专业性较强,实体企业应专注于生产,期货业务可与专业机构合作。未来,众多产业企业必将以积极姿态拥抱多晶硅期货,期货市场将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