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海关总署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的中国液化石油气(LP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3月末至4月初,液化丙烷和丁烷价格有所波动。沙特阿美公司公布的3月CP显示价格下滑,国际LPG市场先涨后跌,国内市场供应增加、需求增加,但燃烧需求维持疲弱。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霍星羽)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4月9日联合发布的中国液化石油气LP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揭示,3月31日至4月6日期间,中国液化丙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26.72点,环比上涨0.72%,同比上涨1.04%;而中国液化丁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26.04点,环比下跌1.91%,同比上涨6.62%。

沙特阿美公司公布的2025年3月CP(合同价)显示,丙烷和丁烷的合同价均较上月下降20美元/吨,同比亦有所下滑。这一价格变动可能对当前国内外LPG市场价格水平产生影响。

本周国际LPG市场呈现先扬后抑态势。前期因美国码头大雾导致休斯顿码头短暂关闭,市场担忧远东到货延期,且远东化工需求预期提升,推动国际价格攀升。然而,后期中东供应商现货销售积极性不高,远东燃烧需求逐步下降,市场氛围转弱。同时,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亦大幅下滑,截至4月4日,Brent与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分别较前一周下跌9.87%和10.63%,对国内外LPG市场价格构成进一步压力。

在国内市场方面,供应与需求均有所增加,但市场交投氛围一般。上周国内进口LPG实际到港量环比增加4.43%,主要来自华东地区。国产气量则主要来自地方炼厂,周内国内LPG产量略有减少。总体来看,周内国内LPG总供应量较前一周有所增加。

在需求端,民用气燃烧需求保持平淡,丙烷化工需求上涨,而丁烷化工需求下降。LPG市场燃烧需求近期维持疲弱状态,难有显著改善。尽管周后期局部地区出现突发性增量导致价格下行,但多数地区供应端量少,产销多可维持平衡。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