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下旬,美豆疲软,豆粕现货基差下滑。巴西大豆收获进度快,南美大豆丰收预期稳固,全球大豆供应宽松。国内豆粕需求低迷,库存累积。菜粕后续或面临供需双弱局面,未来供应存在不确定性。

3月下旬,美豆表现疲软,豆粕现货基差持续下滑,3月26日华东M05+250元/吨,较前一周下跌近200元。盘面维持在2870-2900元/吨的震荡区间,菜粕则在2600-2680元/吨之间运行。3月20日,市场传言菜粕合同不直接受到到港限制,导致菜粕带动豆粕价格下跌。海关数据显示,1、2月进口菜籽数量庞大,2月底国内菜籽和菜粕库存接近100万吨。市场密切关注下周的美农种植意向面积报告,交易活动谨慎。笔者近期对江苏大豆油厂和贸易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发现下游需求疲软,市场情绪悲观。未来展望,3月底至4月初,油厂开机压榨预期较低,但4月下旬进口大豆将集中到港,部分企业预计4月初可能出现阶段性上涨行情。

一、巴西3月装运量大增,国内豆粕需求低迷

美国对中国的累计净销售和出口装船大豆数据表现平平。截至本周,24/25年度美豆累计出口+未装船量为4643万吨,同比增长13%,但对华装船量同比减少7%。

据Conab数据,截至3月23日,巴西大豆收获进度已达76.4%,同比增加10.1%。南美大豆丰收预期稳固,全球大豆供应宽松,限制了美豆的上涨空间,国内豆粕供应压力逐渐显现。3月巴西对华大豆装船速度迅猛,日均装运量约44万吨,加上美西和美湾装运至中国的大豆,3月对华装船大豆总量将超过1000万吨。

国内本周大豆到港量环比减少19%,但同比累计增长6%。油厂豆粕库存累积,下游需求不振,豆粕现货基差持续下滑。部分油厂因豆粕胀库或季节性检修而停机,下周开机率预期进一步降低。

二、菜粕后续或面临供需双弱局面

截至2月底,国内菜籽和菜粕库存近100万吨。3-5月进口菜籽预估分别为26万吨、19.5万吨和26万吨,但后续是否存在洗船情况尚不确定。进口加拿大菜籽反倾销裁定结果未出,澳大利亚菜籽基因问题以及俄罗斯菜籽出口关税均对供应产生影响。江苏部分油厂因政策不确定性和保护长江压榨产业而停机,海南油厂开始报价豆粕,未来菜籽和进口菜粕供应存在不确定性。

需求方面,尽管第二季度进入水产旺季,但对菜粕的消费前景并不乐观。油厂普遍看淡二季度豆粕基差,保持随采随用心态,预期不会增加豆粕添加比例。若后续豆粕供应充足,小麦可能替代部分杂粕。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